水滴公司(WDH.US)Q2营收8.38亿元 同比增24% 连续 14 季度盈利
3小时前 文章来自:公众号:港美通讯 收藏(0) 阅读(25) 评论(0)

2025年9月4 日,水滴公司(WDH.US)发布的 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显示:单季营收8.38亿元,同比增长2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亿元,同比激增58.7%—— 这一盈利表现不仅延续了公司连续14个季度盈利的稳健态势,更以AI驱动的效率革命,重新定义了保险行业的增长逻辑。

01
“规模扩张+效率优化”双重驱动  营收利润双升

本季度水滴的财务表现并非单一维度的增长,而是 “营收、利润、现金流” 三维度的协同向好,背后折射出业务模式的成熟与运营效率的质变。

从营收结构看,核心业务的支柱作用进一步凸显:保险相关收入达 7.39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高达 88.2%,同比增长 28.7%,增速显著跑赢总营收,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引擎”;其余业务(含水滴筹、数字化临床试验等)收入 0.99 亿元,虽占比相对较低,但同比增速亦保持在 15% 以上,展现出多元业务的协同潜力。

在盈利质量上,增长的 “含金量” 持续提升。除净利润 58.7% 的高增速外,营业利润达 1.71 亿元,同比增长 39%,毛利率稳定在 65% 以上(行业平均约 55%),反映出核心保险业务的高造血能力。更关键的是,运营效率实现突破性优化:营业费用(含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降至 38.7%,较去年同期下降 6.4 个百分点 —— 这意味着,公司每收入 100 元,用于运营的成本减少了 6.4 元,而这一变化的核心驱动力,正是 AI 技术对 “获客、转化、服务” 全链路的降本增效。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层面,公司财务状况持续稳健。截至2025年6月30 日,水滴持有现金及等价物 34.067 亿元(约 4.756 亿美元),足以覆盖未来 3-5 年的研发投入与业务扩张需求;同时,董事会批准派发约 1090 万美元现金股息,按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约 5.5%(行业平均约3%),以真金白银的回报凸显对业务前景的信心,也进一步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

02

AI 重构保险业务全链路

保费规模创纪录背后的 “技术逻辑”

本季度最亮眼的业绩指标,当属保险首年规模保费的爆发式增长 —— 单季达 32.04 亿元,同比暴涨 80.2%,其中短险(如百万医疗险、意外险)首年保费同比增 95%,长险(如重疾险、寿险)首年保费同比增 45.4%。这一数据并非单纯依赖 “烧钱获客”,而是 AI 技术重构业务链路后的必然结果。

1. AI 获客:从 “广撒网” 到 “精准捕”,降低获客成本 30%

传统保险获客依赖线下代理人或泛流量投放,获客成本高(行业平均单客获客成本超 800 元)且转化率低(不足 1%)。而水滴通过 AI 模型实现了 “精准获客”:

  • 基于 4.8 亿水滴筹用户的公益行为数据、健康咨询数据,构建用户 “健康风险标签体系”(如 “三高人群”“有重疾家族史” 等);

  • 结合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通过 AI 算法匹配高需求用户(例如向 “有住院记录” 的用户推荐百万医疗险),投放转化率提升至 3.5%,单客获客成本降至 560 元,较行业平均降低 30%。

2. AI 转化:智能工具赋能顾问,长险转化率提升 40%

长险产品因条款复杂、保障周期长,对顾问专业性要求极高,传统模式下新人顾问需 6-12 个月才能独立展业。水滴通过 AI 工具大幅缩短 “成长周期”:

  • 基于AI大模型的“保险产品知识库”,收录7000款产品的条款细则、理赔案例,顾问可实时查询(如“甲状腺结节患者能投保哪款重疾险”),回答准确率达 98%;

  • AI 实时辅助展业:在顾问与用户沟通时,AI 会根据对话内容推送 “话术建议”“条款解读”,甚至自动生成 “保障方案对比表”,新人顾问3个月即可独立签单,长险转化率较传统模式提升 40%。

3. AI 服务:从 “事后响应” 到 “事前预判”,用户留存率提升 25%

保险服务的核心痛点是 “理赔慢、咨询难”,而水滴通过 AI 将服务从 “被动响应” 转向 “主动服务”:

  • 投保后,AI会根据用户年龄、健康状况推送“续保提醒”“健康检查建议”(如向 40 岁用户推荐肠镜检查);

  • 理赔环节,AI 可自动识别理赔材料(如病历、发票),简单案件 2 小时内完成审核,复杂案件 1 个工作日内反馈,理赔满意度达 96%,用户次年留存率提升 25%。

03

从 “概念” 到 “实用”

AI 全场景应用改写行业效率标准

水滴的 AI 技术并非停留在 “宣传层面”,而是深度融入业务的每个环节,形成可量化、可感知的效率提升。本季度,公司在“顾问支持、客服响应、核保风控” 三大核心场景的技术落地,堪称保险科技的 “效率革命”。

1. 顾问端:AI 知识库成为 “超级助手”,日均辅助决策超 2000 次

保险顾问的核心痛点是 “记不住、答不准”——市场上 7000 多款产品,条款细则达数百万字,传统模式下顾问难以全面掌握。水滴的AI知识库通过三大能力解决这一问题。

  • 实时更新:对接100+ 保险公司的产品库,条款变化后1小时内同步更新,避免 “信息滞后” 导致的误导;

  • 智能检索:支持自然语言查询(如 “癌症确诊后多久能理赔”),1秒内返回精准答案,还会附带 “理赔案例”“免责条款提示”;

  • 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需求(如 “预算 5000 元,保终身重疾”),AI 自动筛选3-5款最优产品,并生成“保障对比表”,大幅提升展业效率。截至本季度末,该知识库累计辅助决策30万次,日均超 2000 次,顾问展业时间减少 40%。

2. 客服端:AI 客服 “保小慧” 实现 “全时段、全覆盖”,工单处理效率提升 80%

传统保险客服存在 “上班时间外无人响应”“简单问题排队久” 的痛点,而水滴 AI 客服 “保小慧” 通过两大能力实现突破:

  • 7×24 小时响应:覆盖投保咨询、保费查询、理赔进度跟踪等 95% 的常见问题,夜间咨询响应时间不超过 10 秒,解决 “深夜咨询无门” 的问题;

  • 全场景覆盖:不仅能在APP、微信端提供服务,还能通过电话语音交互(ASR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7%),满足老年用户等群体的需求。本季度,“保小慧” 处理客服工单超120万单,占总工单量的85%,工单平均处理时间从传统的2小时缩短至 24 分钟,效率提升 80%。

3. 核保端:“KEYI.AI” 核保专家,实现 “速度与精准” 的双重突破

核保是保险风控的核心,传统复杂健康险核保(如涉及慢性病、既往症)需人工审核 3-5个工作日,且准确率受审核员经验影响较大。水滴上线的 AI 核保专家 “KEYI.AI”,通过机器学习实现了革命性提升:

  • 数据驱动:基于1000万+健康险核保案例、5000+疾病诊断标准,训练出精准的核保模型,能识别 “甲状腺结节 TI-RADS 分级”“高血压分级” 等细分指标;

  • 效率飙升:复杂健康险核保平均处理时间从3个工作日缩短至1.2小时,响应速度提升260倍;

  • 准确率领先:核保结论与人工专家复核的一致性达 99.8%,远高于行业平均的 95%,既减少 “误拒保” 提升用户体验,又降低 “错保” 带来的理赔风险。

04

险 + 公益 + 医疗” 生态成型

元业务反哺核心增长

水滴的增长并非依赖单一业务,而是构建了“保险为核心、公益引流、医疗增值” 的协同生态—— 各业务板块相互赋能,形成 “1+1+1>3” 的效果。

1. 水滴筹:公益流量池反哺保险,转化率超行业平均2倍

作为国内最大的大病救助平台,水滴筹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累计吸引 4.8 亿用户,向 354 万名患者捐赠700亿元。这一庞大的用户群体,恰好是保险的 “高需求人群”(经历过大病风险,对保险的认知更强)。

  • 水滴通过 “公益 + 保险” 的场景融合,在用户捐赠后推送 “健康保障建议”(如 “为家人配置百万医疗险,避免因病致贫”),且推荐的产品与用户关注的疾病类型高度匹配(如向癌症患者家属推荐含癌症保障的重疾险);

  • 数据显示,水滴筹用户转化为保险客户的比例达5%,是行业平均水平(2%)的2.5倍,且这些客户的次年留存率达 80%,远高于行业平均的 60%,成为保险业务的 “优质流量池”。

2. 数字化临床试验:翼帆医药打开 “医疗 + 保险” 想象空间

旗下翼帆医药的数字化临床试验业务,不仅是新的收入增长点(2025Q2净营收2770万元,同比增34.2%),更能为保险业务提供 “医疗数据支撑”,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 截至2025年6月,翼帆医药已与198家海内外药企(含辉瑞、罗氏等知名企业)及CRO机构合作,累计履约临床试验项目1385个,入组患者 12216 名,覆盖肿瘤、心血管、代谢疾病等20多个领域;

  • 这些临床试验数据(如某款降糖药的疗效数据)可反哺保险产品设计 —— 例如,针对使用特定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设计“保费优惠、理赔便捷”的专属健康险,实现“医疗数据→产品创新→用户增长”的闭环。本季度,翼帆医药新签临床试验项目114个,成功入组患者999名,为后续协同奠定基础。

05

市场反馈与未来

股价冲高 + 机构看好,AI 定义保险科技新未来

资本市场对水滴的“AI+保险”战略给予了积极回应。财报发布当日(2025年9月4日),水滴股价盘中一度大涨22.3%,最高触及2.2美元,收盘仍涨11%,报 1.976 美元,单日市值增加约 2.3 亿美元。这一涨幅显著跑赢同期中概股保险科技板块(平均涨幅3.5%),反映市场对其业绩增速与技术壁垒的认可。

在机构评级方面,当前覆盖水滴的3家机构(含摩根士丹利、招银国际)均给出正面评价,其中 2 家给予 “强力买入”,1 家给予 “买入”,目标价均值为 2.0 美元 / 股,最高目标价达 2.37 美元 / 股(较当前股价有 20% 上涨空间)。机构报告指出:“水滴的 AI 核保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预计未来 12 个月保险保费规模将突破 120 亿元,同比增长 60% 以上,AI 驱动的效率提升将持续增厚利润。”

对于未来,水滴公司创始人兼 CEO 沈鹏明确表示:“AI 与保险健康行业的融合才刚刚开始,我们不仅要做‘效率提升者’,更要做‘模式创新者’。” 据透露,公司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两大方向:

  1. AI+健康管理:为投保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如AI生成饮食运动方案、预约体检),构建 “保险 + 健康管理” 闭环,提升用户粘性;

  2. 技术对外输出:将 AI 核保、AI 客服等技术模块对外开放,为中小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打造 “To B+To C” 双轮驱动模式。

从行业视角看,全球保险科技 AI 投入正以 25%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而中国作为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市场,AI 驱动的效率提升将加速行业渗透。水滴通过提前布局全链路 AI 技术,已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发优势——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落地与生态持续完善,公司有望从 “保险科技玩家” 成长为行业的 “效率定义者”。

注:文章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本文只为交流,不作投资参考使用。

相关阅读:

外卖三国杀:一场千亿补贴背后的生态之战

白鸽在线IPO:营收高增长难掩亏损困局,保险科技独角兽面临多重考验

大行科工(02543.HK)开启招股:折叠自行车龙头的护城河构建、行业机遇与资本化征程

奥克斯赴港 IPO:空调 “第五极” 的资本新程,32 亿募资如何平衡增长与挑战?

佳鑫国际港股上市分析:全球第四大钨矿的资本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