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硕:数字化转型,银行和金融科技如何乘风破浪?
2020-08-01 15:27 文章来自:九卦金融圈 收藏(0) 阅读(450) 评论(0)

  作者:许小青 邓宇 金明正

  专家:何平(清华经管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教授)

  编辑:金明正

  来源:九卦金融圈

  2020的新冠疫情催化中国银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加速,后疫情时代,银行数字化如何向纵深发展成为银行人关注的热点,数字金融百人访谈,专注对话数字金融的亲历者,畅聊银行数字化变革的前景和未来,勾勒数字银行的蓝图。数字金融百人访谈栏目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九卦金融圈联合主办,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网金联盟协办。

  数字金融百人访谈第十六期

  曾硕:数字化转载,银行与金融科技如何“乘风破浪”?

  本期嘉宾

  易诚互动董事长、网金联盟秘书长曾硕

  本期主持人

  清华经管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高级顾问、九卦金融圈九卦姐许小青

  导语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如何在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寻找确定性是所有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数字金融发展的“红利期”,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的“强强联合”将迸发出怎样的火花?疫情冲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过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数字金融生态正在发生变化,极其深刻,甚至是“颠覆性”的。商业银行的未来也备受考验。

  曾硕和他一手打造的易诚互动公司在数字化金融领域非常的“抢眼”,而这位自控专业出身的理工科男却有着一颗向往星辰大海的心,在数字化金融领域闯出了一片天,成功地抓住了商业银行每一次转型的机会,成长为目前金融科技领域最前沿的公司之一。易诚互动又如何“乘风破浪”?

  在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喧嚣”背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执着且低调的金融科技“布道者”,它就是“易诚互动”——一家低调的和创始人一样的金融科技公司。易诚互动一直守护着“金融服务生活”的信念,默默耕耘多年,这份坚持让它赢得了“中国网上银行领跑者”的美誉,我们通过深度访谈对话走进易诚互动的创始人——曾硕,一个被称为数字金融梦想家、艺术家和实干家的金融科技大咖。

  金融科技从过去单纯帮助银行提升效率,到帮助银行建立数字化的平台,再到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战略伙伴级服务。近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高级顾问、九卦金融圈的九卦姐许小青与曾硕畅聊,深入探讨了后疫情时代金融科技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以及对于未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判断。从曾硕的访谈中,我们以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视角洞见商业银行数字化的未来。

  穿行于商业银行转型“赛道”的“挑战者”

  我们身处于一个剧变的时代,疫情的冲击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未来银行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服务,打破了“隔离”的界限,将金融服务和产品通过万物互联接入客户的手机界面上,融入了人们的数字化办公空间。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大家都逐渐认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道理。在疫情催化的数字化进程中,以“零接触服务”为主的新业态,离不开银行在科技服务上的服务伙伴。

  数字化对于很多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非常全新的领域,甚至是一片蓝海。但对于曾硕率领的易诚互动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十年来,易诚互动见证了中国银行业从早期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到全新的智能化、数字化金融体系,曾硕感叹道“做计算机的人都有个经验,实在不行就重启一下,其实转型的时候观念也需要重启,这就是一个清空的过程。”他说,如果观念中充满着传统和常规的沉淀,我们将缺乏想象力,我们很难去察觉到5G对于数字金融的影响,这片蓝海对我们的经营和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总结到近十年来紧跟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心路历程,“没有舒适区”是这位出身于自动化控制、投身于金融IT三十年的理科生最洒脱,也是最直白的感受。这份对技术的执着和数字化未来的信念支撑了易诚互动的探索与前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技术迭代,更需要花大力气去布局、升级和改革,没有完美的技术解决方案,缺乏系统的数字化路径,金融科技将成为“舶来品”。曾硕笃定数字化金融是传统银行转型的机遇期,这次疫情是一次深刻的数字化革命的“洗礼”。

  数字化金融的“赛道”上,同业竞争是非常残酷的,没有精进的技术支撑和夺目的产品是难以立足的。曾硕的视野很广,眼光独到,他认准了数字化金融这条路,并且在金融科技的应用领域不断深耕细作,因而能够与行业领先的互联网巨头站在一起。

  2019年3月20日,易诚互动与蚂蚁金服并肩携手,联合发布新一代移动银行解决方案“猎豹平台”,致力于为金融机构App快速开发、数字化生态运营等金融科技转型难题,帮助金融机构打造以数据驱动的移动银行,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移动网络渠道效能。

  新一代移动银行解决方案——猎豹平台集成了mPaaS系列技术架构和移动+云化+生态的构架师团队,沉淀八大工具、六大业务场景,提供可定制、可运营的移动金融业务处理能力,能够为银行业APP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成套的业务组件模板,同时提供完善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形成一个完善的移动银行生态。

  曾硕在访谈中屡次提到了新网银行——这家诞生于数字化金融时代的互联网银行,从出身就融合了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的基因。曾硕认为,新网银行的成功是互联网与数字化金融的正确方向。年报显示,新网银行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6.8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3亿元增长了100%;净利11.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8亿元增长了207.88%。

  超前的金融科技布局是银行成功的重要原因。曾硕提到了三个关键词——互联网化、数字化和中台化。他进一步解释道,互联网化,主要强调借鉴互联网的经营模式,而数字化则强调这种经营模式的观念和能力,而中台就是银行在完成互联网化数字化经营过程当中,所需要重构的支撑。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共同服务于银行的转型。

  曾硕认为,数字化的转型需要的是一种发展策略的共鸣,而不仅仅是技术支持和方案提供者。曾硕形容为对客户转型痛点的“感同身受”,作为金融科技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是不是足够敏捷?在自己的经营中,是否能够贯彻数字化?对于银行未来的变化,感同身受,只有从自身的角度去实践,才能真正认识到数字化的内核。

  拥抱互联网思维,势必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曾硕,会搜到一篇2012年的文章,那时的曾硕被称为“中国网上银行领跑者”。现如今,易诚互动紧随潮流,为即将到来5G时代摩拳擦掌。从手写存折到计算机上的银行柜员系统,这条信息化之路是曾硕和公司亲身走过。在十几年前,人们对信息、互联网的虚拟性保有一种朴素的怀疑。连春晚的相声也打趣当时看起来与现实世界交集不多的互联网:“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在新一轮的数字化的背景下,曾硕坦言,既然要帮助银行建立数字化,就得先从自身数字化转型做起。易诚互动作为科技公司,本身就受着传统基因的束缚。这也让他总在思考自己是否敏捷,是否能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与银行感同身受。也许这种感同身受是一种技术的完美追求,其背后是他对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工匠”思维。

  许多来自于大互联网公司的人员都来到银行进行有关数字化转型的演讲,其内容总是离不开技术、架构等方面。尽管他们在专业性上有可取性,但很难让银行的人员产生共鸣。曾硕认为,金融科技公司先做好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才能给客户带来更有价值帮助。

  在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上,大数据不但知道谁是狗,更会知道狗的品种,以及它钟爱的狗粮品牌。这种时代的剧变,让曾硕永远紧绷着自己的神经,因为一旦思维不转变,后浪就会拍死前浪。曾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走出舒适区。因为信息透明化,银行之间提供的业务存在高度同质化,金融科技服务厂商提供的服务也具有差异化。“只有翻过自己的舒适区,才能看到新的曙光。”

  曾硕分享了早期参与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项目经历,早在九十年代中期,时任南天科技集团金融系统集成部总经理的曾硕所带的团队,建立了国内最先进的柜员系统,之后他考察了当时的西班牙第二大商业银行,2000年,他成立了易诚世纪,开始深入探索利用JAVA体系构建银行前端多渠道整合平台的构想、并将之付诸以实现的专业化道路。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系统于2001年6月成功上线,随即成为国内业务覆盖最全面、交易量最大、注册用户数最多、社会效益最突出的网上银行。

  时至今日,曾硕仍然在金融科技的道路上“精雕细琢”,他没有沉浸在过去的业绩,而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追逐着数字金融的梦想。互联网思维成为了他不断创新卓越的的源动力,技术的美妙在于,用技术的方案、艺术的思维和实干的理念,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数字化金融新生活。我们在曾硕的身上看到了那份“执念”。

  敏捷团队、场景融合:数字化的未来版图

  传统银行的团队融合需要很大力气,短期内要改变是非常困难,一方面是囿于商业银行自身庞大的组织系统和人力结构,融入数字化面临着部门主义、业务壁垒与风险管理的障碍,流程再造的难度显然比较大,打破体制的束缚需要金融科技的贯穿,更为紧迫的是打造数字化的团队。

  曾硕认为,数字化转型需要建立一种敏捷的组织能力,而不是传统以部门为核心的管理驱动模式,是真正的围绕以客户为核心的数字驱动的敏捷性组织。对银行来说,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商业银行的获客活客的经营活动,以客户为中心来改造现有的业务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去变革传统银行的展业获客路径、活客经营手段,是重点钻研的内容。

  在谈到营销渠道建设时,曾硕以直播电商举例。如今头部的直播电商背后都有着庞大的团队,这个团队包含拍摄制作、选品外联、直播人员、广告投放等多个部分,这就是一个敏捷团队。这样的模式是值得银行去学习借鉴的,可以围绕着相似的体验建立与之类似的敏捷团队,甚至打通银行之间的部门壁垒去建立敏捷团队。

  在新的电商直播模式下,相对于李佳琦们带货的化妆品、食品、数码3C等产品,银行的金融产品可能并不是那么直观,但是具有生活属性的产品具有脱颖而出的潜力,如留学贷、旅游贷、移民贷等产品就因为具有可定义的产品属性,也就自然拥有其特定的消费人群。更何况,这些品类还能同时与旅行社、留学中介、移民中介等机构进行合作,渗透到生活场景,延长其生命周期,增加垂直度,逐渐形成客户生态。

  曾硕这样形容“猎豹”,代表着敏捷、优雅和专注。易诚互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在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背后,曾硕和他的团队每一步都踩到了“风口”,扎根十年数字化金融的征程,如今来看更多的是一种坚持。疫情前期,很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朝着数字化金融蜂拥而至,大量的商业银行纷纷“跟风”,但是,易诚互动的特别在于,它一直在探索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内部的数字化基因,转型是困难的。

  在生态金融概念下,曾硕更多谈到银行的场景融合。在强监管下,银行在全场景融合的拓展多少有所受制。在大流量场景被互联网公司挤占的现状下,银行则需要抓住线上线下融合的场景,甚至重新定义银行自己的新零售。“场景金融,生态金融,它都是耦合在一起。”未来的商业银行将聚焦于“外场景内生态”,对外开放连接全场景经营,对内建立客户生态全旅程服务,全景全程,不再是单纯的引流和吸粉的方式,而是通过开放连接打造闭环的金融生态圈。

  有的人是不确定的时代看到的是机遇,有的人看到的是革新与精进,有的是看到是挑战和困境,而金融行业作为剧变时代感知力最强的领域,“乘风破浪”需要的不仅仅是内生性成长,更需要金融科技力量的“护航”。许多商业银行开始谋求从场景过渡到生态,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金融科技公司给了商业银行场景金融很多的启发,客户标签、旅程化设计和内部的数字化结构等等,无不在寻求一种生态,而不仅仅是渠道。

  数字化与金融科技的“追梦人”和“布道者”

  曾硕接受媒体采访的频率不高,也许是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思维,产品、技术和方案才是价值的体现,这种“布道者”是思想贯穿了他的创业史。互联网思维的日新月异容不得半点“骄傲”,从最早的柜员系统,到工行的网上银行,再到网金联盟和互联网银行的概念,最后汇成了数字化金融的大江大河。

  数字化的“喧嚣”背后有时候会模糊银行数字化的转型,对于庞大的商业银行体系而言,数字化除了工具和技术,更多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包括获客的思维,数字化营销,以及寻求数字化的金融+生活。曾硕认为,数字化和数字金融更多的是从自我去清空自我转型,如果缺乏数字化经营的思维,对于数字化营销认知度不高,很难说去构建一个数字化的生态和场景金融。内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短。

  目前各大商业银行都在加快布局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中小银行也紧跟大行,投入了很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这种潮流一方面代表了传统银行对数字化的诉求,或者说是一种认可,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寻找立足之地;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银行转型的焦虑,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非常快,倘若没有专注、革新的思想,未来将很难立足。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找到合理的定位,不确定性成为重要的经营要素。

  曾硕认为,数字化一定服从于这家银行的经营策略,每一家银行的管理层、资源和客户类型不同,很难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术方案,不确定性的常态下需要的是一种应急管理和变革的能力,客户、经营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因此,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这种不确定基础之上的,目标是建立对不确定性的管理能力。如同这次疫情一样,“零接触服务”是商业银行的应急管理,通过数字化搭建业务、场景和产品,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金融服务需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小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他对中小银行的数字化持谨慎的态度,虽然数字化是未来的主流,但是目前的金融科技投入大、周期长,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持续的投入和回报率的平衡必须加以考虑。5G时代,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等,这些科技应用的发展变化速度非常快。因此,银行在决策数字化转型时,一定要建立在自身的资源禀赋、差异化产品服务策略、以及内部组织能力等基础之上,尽量选择渐进且持续的迭代方式,避免过大的改革带来的风险和未知数。

  后记

  曾硕特别强调了一个词——原则,这个词也出现在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的畅销书《原则》之中,坚守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在曾硕三十多年的探索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原则,用技术去服务客户,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寻求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从早期的网上银行,到如今的场景金融和生态圈,需要前瞻性的判断和持续学习,可持续的输入与输出。

  曾硕的创业历程非常多元,但如同他的技术执念一样,所有的创业历程都围绕着数字化,最终抓住了数字化金融时代的脉搏。商业银行在变,金融科技在变,整个金融生态和监管环境也在变,这需要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在数字化时代站稳脚跟,双方的携手是制胜的法宝。初心仍在,逐梦的曾硕和易诚互动的故事远未结束,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九卦金融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