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今天彻底沸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历史性时刻来了——芯片圈的"黑马",直接把茅台从 "股王" 宝座上拉了下来!
”
8 月 28 日收盘,寒武纪(688256)股价飙到 1587.91 元,单日暴涨 15.73%,总市值冲到 6643 亿元!要知道,当天贵州茅台收盘价才 1446 元,这意味着,中国 A 股第一高价股,正式从白酒龙头变成了国产芯片巨头!
不止寒武纪!整个芯片板块都嗨了
这波行情可不是寒武纪 "孤军奋战",整个 AI 算力芯片板块跟打了鸡血一样!板块整体大涨 9.42%,14.71 亿元主力资金疯狂涌入,一眼望去全是红色!
中芯国际直接暴涨 17.45%,跟着创下历史新高;艾比森、钢研纳克、思泰克干脆封死涨停;天孚通信飙涨 18%,新易盛涨近 10%,影石创新也涨了 15%... 半导体、国产芯片概念股集体爆发,妥妥的 "寒武纪效应",国产替代芯片直接上演涨停潮,看得人热血沸腾!
为啥突然爆涨?英伟达 "神助攻" 太关键
要说寒武纪这波大涨的直接原因,还得归功于英伟达的 "神操作"—— 官方明确说了,本财季没给中国市场卖任何H20芯片!
这一下,国产 AI 芯片的替代需求彻底被点燃了!要知道,之前不少企业依赖英伟达的芯片,现在供应断了,以寒武纪为核心的国产替代产业链,直接成了未来供货的 "主力军"。虽然英伟达整体营收涨了 56%,但它给中国市场留的空白,正好成了寒武纪的机会!
光有概念不够!业绩才是硬底气
别以为寒武纪是 "虚涨",人家的业绩早就跟上了!2025年中期报告一出来,直接惊艳全场: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暴涨4347.82%!更牛的是,去年同期还亏着5.3亿元,今年直接扭亏为盈,净赚10.38亿元!
其实早在今年一季度,寒武纪就露出了强势劲头,当时营收 11.11 亿元,同比增长 4230.22%。这种 "暴增式" 业绩,才是股价上涨最扎实的靠山!
想跟风?先收好这份 "寒联盟" 概念股名单
寒武纪火了,跟着它喝汤的"寒联盟"概念股也成了香饽饽!这些和寒武纪有合作的企业,涵盖了服务器、终端、AI 算法、产业链配套等多个领域,帮大家整理好了,快码住:
1. 服务器与云计算厂商(AI 算力的 "硬载体")
浪潮信息(000977) :全球 AI 服务器龙头,早就和寒武纪签了元脑战略合作协议,不少 AI 服务器都用的寒武纪思元系列芯片。
中科曙光(603019) :从 2017 年就跟寒武纪深化 AI 合作,还联合发布过基于寒武纪芯片的 AI 推理服务器,合作底子超厚。
紫光股份(000938) :旗下新华三和寒武纪一起推出过多卡配置服务器,单机算力能到 1024 TOPS,实力不容小觑。
2. 终端与边缘计算(贴近实际应用的 "执行者")
联想集团(00992) :2017 年就开始跟寒武纪合作终端芯片部署,2020 年还成了寒武纪的战略投资者,绑定得相当深。
中科创达(300496) :和寒武纪联手开发智慧工业 ADC 解决方案,专门拓展工业领域的边缘 AI 应用,落地能力超强。
3. AI 算法与行业应用(让芯片 "有用武之地")
科大讯飞(002230) :寒武纪的原始股东,持股 1.19%,主要在终端语音处理上合作,相当于 "芯片 + 算法" 的黄金搭档。
商汤科技(00020) :2017 年就跟寒武纪在算法与芯片领域做系统优化,AI 圈的老合作伙伴了。
第四范式(06682) :2024 年刚和寒武纪一起发布全栈式 SageOne AI 算力平台,属于新晋的 "强强联合"。
4. 产业链配套企业(芯片背后的 "支持者")
强瑞技术(301128):寒武纪的核心供应商,液冷快换接头技术专利直接覆盖寒武纪高算力芯片的散热需求,是 "幕后功臣"。
苏试试验(300416) :给寒武纪这些国产芯片企业提供晶圆材料分析和可靠度验证服务,芯片质量的"把关人"。
提醒!这 3 个风险千万别忽视
虽然现在芯片股一片火热,但投资哪有没风险的?这几个坑一定要避开:
估值太高了! 寒武纪的滚动市盈率(PE-TTM)已经到了 4010 倍,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这个数字想想都让人慌。而且公司盈利还比较依赖政府补助和减值转回,后续能不能稳住还不好说。
客户太集中! 寒武纪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一直在 85% 到 92% 之间,万一其中某个客户出点问题,对公司影响可太大了。
供应链有不确定性! 公司的晶圆代工、IP 核这些关键环节,还依赖海外供应商。现在美国对半导体出口限制越来越严,万一影响到产能和技术迭代,麻烦就大了。
未来可期?国产AI芯片的"机会"与"挑战"
不管怎么说,寒武纪登顶 "股王",已经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A 股的定价权,正在从传统消费股向科技股转移!
从长期来看,国产替代是大趋势,尤其是在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半导体自主化已经成了国家战略重点,政策扶持肯定少不了。而且现在 AI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越来越大,国产芯片的市场空间还在扩大。
但挑战也不少:寒武纪新一代芯片性能虽然接近英伟 A100的80%,但软件生态跟CUDA比还差得远;而且国内还有华为昇腾、海光信息这些竞争对手,市场份额怎么分,还得看真本事。
总之,这波国产芯片的浪潮才刚刚开始,不管是投资还是关注行业,都得保持理性,既要看到机会,也别忽视风险。后续寒武纪和"寒联盟"还会有什么动作?
注:文章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本文只为交流,不作投资参考使用。
相关阅读:
奥克斯赴港 IPO:空调 “第五极” 的资本新程,32 亿募资如何平衡增长与挑战?
碳化硅龙头天岳先进(02631.HK)登陆港股 上市首日较发行价上涨6.4%
AI制药龙头晶泰科技首度半年盈利!中期收益飙增387%,与DoveTree合作引爆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