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模式助力风控:银行借力金融科技提升服务小微质效
2020-07-20 10:30 作者:金融时报 左希 收藏(0) 阅读(1801) 评论(0)

新冠肺炎疫情让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经营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国家多次精准施策,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延期还本付息、创新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等多种方式,向小微企业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切实发挥普惠金融的重要作用。

7月10日,人民银行公布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6.2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3万亿元,同比多增2.31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相关统计数据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持续加大。

受疫情影响,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更多地需要依靠线上模式来实现,作为小微企业贷款的提供方,银行业在上半年依靠全线上化服务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小微企业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力求实现国常会提出的“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目标。

优化银行信贷产品和服务

京东数科研究院产业研究总监吴琦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疫情的暴发及长时间持续,直接带动了存量数字经济业态和模式的活跃,包括非接触金融业态的出现、开放银行的加速等。这些业态或模式并不是因疫情而突然产生的,但疫情却显著促进了这些业态和模式的应用。

在此背景下,银行业也在积极发展适应线上化、数字化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帮助国家更好地让1.5万亿元让利政策落实到位。

“金融科技帮助银行业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线上化、数字化水平,同时,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洞察,研发出客户体验更好的创新产品,打造线上线下、全流程的小微金融产品体系,满足小微信贷、企业结算、支付、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吴琦说。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同样表示,在当前,践行普惠金融如果仍然通过铺网点、拼人员等传统手段,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难以满足金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需求。相反地,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技术的支持下,银行业提升网点服务“上云”,以O2O方式让客户体验得到了极大提升。

重构小微企业贷款模式

今年一季度是疫情对我国小微企业冲击最大的时段,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很显然,众多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遭遇困难。当时大批企业因疫情停工停产,骤然失去经营收入和盈利能力,这对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而小微企业原本就因为信息不完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在获得银行贷款支持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偿债能力的下降加大了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同样地,这也加大了银行在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时面临的风险。

在小微企业迫切需要贷款支持、银行业提供贷款的风险提升、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业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首贷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政策目标等多重合力之下,金融科技对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逐渐显现。

吴琦认为,依靠金融科技,银行业可以更好地实现贷前审批、贷中管理和贷后监测,全面提升信贷供应链能力。“金融科技可以从产品、渠道、风控、管理等方面帮助银行业提升服务小微的能力。”吴琦说。

此外,吴琦还提到,金融科技的应用推动银行向线上化、数字化转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微企业贷款模式。

“银行业利用金融科技,可以推动线上线下渠道有效融合,重构小微企业借贷业务模式,搭建智慧型多场景应用,将金融服务智能化嵌入场景,改变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吴琦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7月17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并施行《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与传统线下贷款模式相比,互联网贷款具有依托大数据和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全流程线上自动运作、无人工或极少人工干预、极速审批放贷等特点,在提高贷款效率、创新风险评估手段、拓宽金融客户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互联网贷款方便快捷,直达用户,提高了金融服务可得性,有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消费者‘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是数字普惠金融的生动实践。《办法》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吸收和反映最新实践成果,有助于鼓励互联网银行加快产品创新,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续贷率,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如是说。

提高银行风控和管理能力

毋庸置疑,疫情推高了银行业的风险管控压力。兴业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邹积敏也在该行的股东大会上肯定了这一说法。“如果没有疫情影响,今年的资产质量应该会稳中向好,但因为疫情,我们也面临一定的管控压力和不确定性。”邹积敏说。

在银行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逐渐提高时,金融科技的稳定作用凸显。

“金融科技帮助银行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控性。”董希淼说。他提出,多家主流银行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一系列智能信贷产品,在该模式下,所有流程都在线上完成,从风控、授信到贷后管理均由系统自动完成。一般情况下,人工不干预信贷流程,有助于降低风控等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

吴琦同样认为,金融科技对银行的风控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风控,比如采集人体生理、行为特征数据,应用人脸、虹膜、指纹、声纹及OCR等机器学习技术,通过采集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证照、资金流水、增信等数据,以及追踪客户经理地理位置、行为轨迹,可以建立健全更加精准的风险管控措施,提升风险定价水平,帮助银行业降低伪冒欺诈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合规风险,同时,还可以监测用户贷后行为、预警异常交易,优化风险资产处置。”吴琦说。

同时,吴琦还在受访时向《金融时报》记者提到,金融科技同样在帮助银行强化管理方面颇有成效。

“金融科技可以帮助银行业对中后台运营流程进行数字化流程再造,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信贷审批效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吴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