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冬奥闭幕一周年 : 技术创新赋能总台深度融合发展
2023-02-20 16:47 文章来自:文娱新视 收藏(0) 阅读(1231) 评论(0)

2022年2月20日

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圆满闭幕

今日,也恰好是冬奥会结束整一周年

回望冬奥,从开幕式到体育赛场到最后的闭幕式

一场场视觉盛宴惊艳全球

“中国科技”再次让世界刮目相看

媒体科技创新系列成果大显身手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仍有余温的科技盛宴

央视冬奥传播的新科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我国国家广播电视机构和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合作伙伴,承担起了此次冬奥会的传播活动。总台依托“5G+4K/8K+AI”技术战略格局,以国际领先的4K/8K超高清转播技术、尖端的自主研发超高清特种拍摄装备、最精锐的转播技术保障团队,精彩实现了“科技冬奥8K看奥运”的目标,创造了仅在总台多平台跨媒体总触达人次超628.14亿的辉煌传播纪录。

精彩绝伦的“中国式浪漫”开闭幕式舞台,实时多角度播放的体育赛事,多媒体跨媒体传播的赛事,运动员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盛赞。奥运会结束后,国际奥委会致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总台成功转播北京冬奥会和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积极传播表示赞赏和感谢。

4K/8K超高清转播开创奥运传播新格局

Olympic Winter Games

总台积极构建超大规模的4K超高清电视公用信号转播系统,并以全球领先的8K技术积极开展转播实践,将北京冬奥会成功打造成史无前例的奥运视听盛宴。

依托全新开播的奥林匹克频道,总台首次实现奥运会赛事全程4K制播。圆满完成历史首次奥运会开闭幕式8K国际公用信号制作,现场7个8K摄像机机位和总台自主研发的A6转播车协同操作,充分发挥画面细腻清晰度高、表现力更丰富的特点。

8k摄影机

积极开展“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打造全新空间传播矩阵。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34个城市以及冬奥高铁专列四个车站共120多块超高清大屏上完成冬奥赛事转播,同时制作8K超高清三维声公共信号,这是全球首次将8K技术规模化运用于体育赛事直播报道。

“百城千屏”

特种设备助力赛场耀眼传播

Olympic Winter Games

“猎豹”速度一骑绝尘

冬奥速滑比赛转播中,总台自主研发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猎豹”让人眼前一亮。物如其名,它拥有猎豹般的速度,在速滑比赛中,顶尖运动员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相当于每秒近20米,而“猎豹”设计技术标准是更高的25米/秒,不仅能实时跟踪运动员的位置,还可以根据转播需求,实现加速、减速、超越等动作,灵活捕捉比赛画面,因此获得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高度赞赏。#谢谢猎豹##总台猎豹摄像机跑得比运动员还快#等话题总阅读量超1.6 亿。

时间切片升级可视化呈现效果

总台自主研发的超高清AI时间切片系统,只需15秒就能逐帧抓取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之间的空中姿态,将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在最短时间内真切地呈现给观众。该系统基于4K以上超高分辨率视频信号,使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结合视觉暂留技术、图形学、图像学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构成AI图像处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二次包装,实现逐帧呈现和提炼放大。

5G超高清移动演播室引领媒体技术发展潮流

Olympic Winter Games

总台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打造全球首个高铁5G超高清移动直播演播室,在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上,实现全球首次超高清信号的长时间稳定传输。演播室遵循轻量化、移动化、全IP的设计原则,是超高清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以及高铁技术三项国家元素应用创新的完美融合,为我国5G传输在媒体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有益实践,是科技冬奥的成功范例。

自启用以来,高铁5G超高清移动演播室先后服务于总台奥林匹克频道、新闻频道、综合频道等10余个电视频道,以及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体育等新媒体平台。冬奥赛事期间,列车演播室及车头景观机位通过40余场直播以及180多小时的慢直播,向全球观众展现了我国先进的超高清音视频制作和传输技术,得到了BBC、美联社、俄新社、法国24台、意大利国家电视公司等境外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开闭幕式:科技为展现“中国浪漫”赋能

Olympic Winter Games

尽管已过去一年之久,但极具中国魅力的冬奥开幕式的经典画面时常能在我们眼前浮现,用中国美景编织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冰雪五环破冰而出,96个国家组成的“一片雪花”……如此惊艳人们眼球的画面都是现代科技呈现的结果。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奉行节俭这一特色,不设华丽场景,不邀知名演员。但为了为了让开幕式在节俭中呈现盛大场景,开闭幕式中应用了燃料动能、屏幕显示、人工智能、5G、云计算、边缘计算、VR/AR、裸眼3D等数十种创新数字科技手段。

还记得从一块冰中雕刻出的晶莹剔透的奥运五环吗?据介绍,“雕刻”的视觉是在激光与冰立方3D视效的结合下产生的,上升又降落的冰立方,则使用了三维数字装置,借助五面裸眼3D效果实现。

冰立方长22米、宽7米、高10米,是由LED屏组成的。五环本身也是一个LED屏,当它亮相的时候,位于看台4层的激光照射在冰立方上,对冰立方进行“雕刻”;配合着激光的“雕刻”,底部的五环缓缓上升,冰立方四面的LED屏一边缓缓下降,一边播放冰渣四溅的三维视觉效果,形成了五环被一点点“雕刻”出来的视觉效果。

要说中国魅力,还得数开幕式中“黄河水”倾泻而下的澎湃,可谓“黄河之水天上来“。而造就这一魅力的是一块近60米高、20米宽的LED屏,名为“冰瀑”。开幕式视效总监王志鸥解释道:“屏幕中的水流图像,是经过图像处理算法而形成的。机器‘学习’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建立水墨纹理特征模型,以此生成风格化的山水图像。我们将三维动画转化为激光机需要的点位数据,并实现快速的效果迭代,满足创意更新需求,这是数字科技对中国传统水墨风格的解构与重塑。”

开幕式上流光溢彩的舞台与演员表演交相辉映,也成了关注的焦点。42000块LED模块组成全球最大地屏,其整体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采用了多个8K+级分辨率的画面融合技术。超大规模的光学校正算法可对每个显示画面进行像素点级的光学校正,可实现100000:1超高对比度、3840Hz超高刷新率的超高清绚丽画面。

主题歌演唱环节,上百位小朋友挥舞着和平鸽灯,在场地中四处奔跑,每跑一步,脚下都会点亮一串雪花。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英特尔基于3D运动员追踪技术,联合第三方专业团队定制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演出实时特效系统”。

要问开闭幕式印象最深的画面,当然是作为火炬主台的“大雪花“了。其直径为14.89米,由96块小雪花形态和6块橄榄枝形态的LED双面屏构成,双面镂空设计。其中嵌有55万余颗LED灯珠,每个LED灯珠都由驱动芯片的单一信道独立控制。

火炬点燃后巨型雪花屏向四周撒开 ,这项技术背后是AIoT技术体系及自主研发的同/异步兼容信发系统。异步集控能在极短时间内将大规模视频内容快速下发,同步集控确保102块双面屏幕实现毫秒级响应。同时,通过采用LoRa(远距离无线电)低延迟控制系统搭配同步播放时间校正技术,确保了视频画面完美同步。

央视持续推动科技赋能

中国冬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获得了海内外媒体的一致好评,为世界呈现了一场中国之美,竞赛之美,奥林匹克精神之美。而这次奥运的成功离不开科技的赋能。

当下是全媒体时代,为了提高传播工作的竞争力,需要媒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运用现代科技赋能传播工作,才能逐渐适应技术发展带来的传媒工作的变革。

2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召开2023年技术工作会议。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慎海雄发表了关于《坚持科技创新主旋律 深度赋能总台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讲话,特别指出:“用技术创新点亮北京冬奥,创造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冬奥转播。“并同时强调,在总台迈向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道路上,要坚持科技创新这一主基调主旋律,秉持“维度”思维、“指数级”思维、“火箭式”思维,保持科技创新的持续推动力,研发不停,积蓄后劲,翻过高山,再上险峰,让总台科技水平在全球媒体竞争中始终一往无前。

在提出新的一年的三个工作重点时,第三点便提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重点,不断夯实“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的科技支撑。要加大赋能总台媒体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总台算法”应用范围,赋能内容传播和用户服务;强化融媒体技术支撑能力,推动传统广播技术向融媒体传播技术发展,持续构建轻量、移动和云化的融合内容生产系统集群。要持续推动新技术在内容生产供给侧的实践和应用。强化科技创新与节目创新的融合,拓宽新技术应用场景,让总台的精品节目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云网一体化”技术路线,不断拓展CMG媒体云和新闻云在大型赛事活动转播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5G媒体应用,加快推广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在总台节目制作和办公业务的应用。要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打造好“金字塔”形的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大力发挥总台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让更多“总台科学家”“总台工程师”“总台院士”脱颖而出。

end

综合素材来源:央视网澎湃 北京时间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