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重磅宣布!11大金融开放热点政策
2018-04-11 22:46 文章来自:中国新闻社 收藏(0) 阅读(1867) 评论(0)

来源:中国新闻网、国是直通车

记者:夏宾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他指出,未来几个月内,金融领域多项开放措施将落实,如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易纲称,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正抓紧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大幅度放开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他说,下一步,央行将遵循以下三条原则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

易纲表示,根据习主席所说的落实开放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以下金融领域的开放措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落实:

——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

——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是证券公司;

——为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即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调整为420亿元人民币;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

——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易纲指出,在今年年底以前,央行还将推出以下措施:

——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

——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

——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

——不再对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内外资一致。

——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要求。

此外,经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目前沪伦通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央行将争取于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

他说,此前宣布的各项开放措施均在顺利推进,央行已经放开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放宽了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信用评级服务的限制,对外商投资征信机构实行国民待遇。


易纲进一步指出,目前,各部门正在抓紧修改法律法规相关程序,将在上述时间节点前落地实施。为促进金融业开放相关工作顺利实施,央行还将做好配套措施,在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在放宽外资准入和业务范围的时候,依然要按照相关法规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进行一视同仁的审慎监管。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央行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金融开放“11条”来了,中国金融业扛得住吗?

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主题必定与改革开放密切相连。

结果没有让外界失望。中国官方决定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金融业开放位列其中。

具体包括什么呢?确保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同时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则透露,到今年6月30号,包括将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在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等六大金融开放措施将大部分开始落实。

另外有包括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等五项金融开放举措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

同时,易纲称,经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目前沪伦通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将争取于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这金融对外开放的“11条”,这会冲垮中国金融业吗?

“鲶鱼效应”有利发展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告诉记者,允许外资进入有利国内金融市场形成良性的“鲶鱼竞争”效应,不会对国内机构发展和金融稳定产生较大影响。

一方面,目前国内金融体系发育良好,内资机构体量巨大,公司治理完善,市场竞争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较强,且外资机构还要面临本地化的问题,“水土不服”是其必须要克服的难关。

另一方面,开放不代表不需要监管,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或开展业务时依然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审慎监管,防止相关风险的发生和蔓延。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刘可认为,外资进入后的差异化竞争,会补充国内不同层次客户需求,使得国内市场机构的竞争能力增强,在良性竞争与合作中优化中国资本市场格局。

王有鑫表示,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金融业扩大开放后,整体竞争力将明显提升,资本市场将持续健康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将加快推进,股市、债市和汇市发展将获得更多支持。

“未来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金融机构也将迎来全球布局和经营的新机遇,通过与外资合作,将投资渠道和服务扩展到全球,有利于扩大业务规模、改善盈利。”王有鑫说。

开放不停歇也不盲目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态度一以贯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银行、保险、证券行业相继对外国金融机构敞开怀抱,开放试点一一出现,开放政策源源而来。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到,有序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这代表了中国在金融业方面一以贯之的开放态度。”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研究部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金融行业放宽外资进入门槛、扩宽外资业务范围、增强中外资机构合作是中国接轨国际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客观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曾表示,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

周小川强调:“各国经验,包括中国自身经验都表明,(对金融服务业的)保护导致懒惰,财务软约束等问题反而使竞争力更弱,损害行业发展”。

中国开放全球受益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金融扩大开放将为全球送上红利。

王有鑫直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将为接近饱和的国际市场注入新的增长源泉,基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投融资等金融服务将获得极大发展。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称,现在全世界需要更多的投资,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同样需要,而全世界最多的储蓄在中国,“若能把这些储蓄通过金融体系很好地配置起来,特别是在开放的前提下向全世界配置,我们会改变世界。”


夏乐表示,从放开国内在岸业务到有序推进资本跨境流动,中国金融开放将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和定价带去正面影响,“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以市场化的方式逐步实现国际化,会对整个国际金融秩序和投融资体系带来深刻的变革。”

原标题《易纲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具体措施、时间表》《金融开放“11条”来了,中国金融业扛得住吗?》

编辑:周阳

责编: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