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智能投顾遍地开花 赋能投资增长新动力
2018-04-02 00:48 收藏(0) 阅读(2072) 评论(0)
 2017年智能投顾市场高速发展,银行、券商、BATJ等互联网巨头加速入局,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也纷纷涉足,产品进入集中爆发期,在经历过各大机构的争相布局以后,业界普遍认为,2018年有望成为智能投顾在金融业的普及年,甚至会成为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的标配。

  瞄准千亿理财需求缺口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已开户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数量达1.3亿,但是证券公司注册投资顾问数量仅为3.6万人,平均每个投顾需要服务3600名客户,人才资源分配捉襟见肘。相比于传统投顾人力成本高、客户覆盖率低、咨询服务主观性强、非标准化,智能投顾在投资场景应用中的优势明显。

  外资投行瑞信预计,2016-2021年全球中产阶级新增2亿人。国内新兴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进一步放大理财需求缺口。财富管理大时代下,券商自然不会放过“智能投顾”市场这块大蛋糕,纷纷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投资顾问服务能力,并推动券商经纪业务转型。

  尽管在被称为“智能投顾元年”的2015年,互联网公司一马当先,借鉴Betterment、Wealthfront等美国智能投顾公司的成功经验,率先试水智能投顾业务。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有至少17家证券公司积极发布了智能投顾产品,广发证券在2016年6月率先推出首个券商机器人投顾“贝塔牛”,引领券商在金融科技的布局潮流,其他券商紧随其后,平安证券一账通、长江证券iVatarGo等陆续上线,智能投顾浪潮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迅速席卷金融行业。

  券商产品遍地开花特色不同

  有科技赋能的、可视化、陪伴式的智能投顾业务有望真正推动券商经纪业务转型,提升对零售客户的服务水平,形成券商的核心服务能力。而随之催生的为金融机构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第三方创业公司也不断涌现。

  全球首家拥有A股证券投资人工智能系统的北京艾真融科董事长张家林表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智能投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艾真融科强调用技术驱动,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的证券投资人工智能(SIAI)技术和服务,通过与券商、银行、保险、公募、私募等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改变投资策略的生产方式,减少人力参与的因素,提高机器智能,目前已经与天风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达成广泛合作,即将推出智能投顾产品。

  政策明确导向监管指引规范

  2017年11月,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新监管规则的规范与引导下,中国资管行业将被重塑,进入稳健经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新规首次对智能投顾业务的定义、开办资质、信息披露、模型报备、风险隔离等做出规定,中国智能投顾业务正式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阶段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事实上,这是继2017年首次写入之后,人工智能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各种政策利好条件下,金融插上科技的翅膀,以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将开启中国财富管理未来发展新的篇章。据权威在线统计数据门户Statista测算, 2017年中国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超过288亿美元,其中年增长率高达87.3%,未来5年国内智能投顾资产管理规模及覆盖人数的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过100%。预计到2022年,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总额将超过6600亿美元。

  目前,券商在财富管理业务上正在从传统的通道服务提供者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智能投顾由于一对多、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特征,正好弥补专业的人工投顾服务人数有限这一不足,每家券商的“投顾机器人”各具特点。从用户数量,投资金额等方面来看,券商的智能投顾产品都保持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

  多家券商负责人表示,未来的证券服务产品需要摆脱工具的传统定位,通过引导式、智能化的服务帮助客户形成理性的投资理念和良好的投资习惯,创造持久的财富积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也很重要。大数据的应用和投资资讯内容与投资者个性化需求的对接有可能实现产品的智能化,从而帮助客户找到自己的投资之路。

  但也有业内人士强调,智能投顾是吸引年轻客户和初级投资者的有效手段,但有了客户基础之后,券商还须对客户分层,提供不同的增值服务,并实行差别定价,才能真正留住长尾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