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微纪录片《来龙去脉》:一首歌的时间,看中华文化图腾趣说
2024-02-22 13:52 文章来自:文汇报 收藏(0) 阅读(4602) 评论(0)

龙年说龙俨然是新的风尚。与龙相关的文物、神话、影视作品乃至英语翻译,都在龙年伊始占据过我们龙的传人的社交平台。庞杂的印象不少,但龙是否存在过,其形象经历哪些更迭,它又缘何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凡此种种,许多人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

春节假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播出七集微纪录片《来龙去脉》。该片将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生物学融会贯通、抽丝剥茧,梳理关于中国龙的奥秘。重要的是,微纪录片轻装上阵,每集不过5分钟,辅以动画、网络热词等鲜活的表达,在人们听一首歌的时间里,借助融媒体传播,向大众形象化地展示龙的过去,也展现龙文化未来的更多表现形式。它宛如新一代具有龙元素的影像化文化产品,为我们的民族图腾提供硬核又有趣的视频索引,吸引年轻人、亲子阅读受众,走近中华文化的图腾趣说。

何以为龙的再讨论与新解读

古语有云,“飞龙在天”“蛟龙得水”。龙具有掌管天地的神秘力量,既能潜底又能飞天,这样的想象何以出现?龙又为何会“持证上岗”,掌管五湖四海?

《来龙去脉》抓住受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将“何以为龙”这个看似宏观的命题分门别类,从七个不同内容角度进行再讨论与新解读。5分钟一集轻量输出,科普与解读、寻根与解构,用当代人的思维“脑洞大开”地重读龙,干货满满。

第一集《真龙存在过吗》追问龙文化的缘起。作为中华大地的“神物”,神龙见首不见尾。纪录片援引《说文解字》对龙的形象描述,从文物和古籍里、在历史的源流中追踪龙的蛛丝马迹。

第二集《上古走来无数条龙》围观查海聚落8000年前的“乡村艺术成就”,又在全国各地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原龙形象里还原出这片土地上龙的最初模样。有意思的是,历朝历代的龙,都在“盛世美颜”这条路上努力到极致。

第三集《龙颜变幻录》佐证,每张“龙颜”其实关联着时代,鉴赏“龙颜”也是阅读数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升华,就像纪录片提及闻一多对龙图腾的注解——正是这些多种多样动物图腾形象渐次融合,才最终形成了我们熟悉的龙,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蛟龙潜底说》和《飞龙在天记》分别考据这一神物技能的由来,而《龙族是个大家庭》则将“龙生九子”的典故由来、“龙凤关系”的流变和盘托出。

最后一集《龙的传人都爱龙》不再追古,而是探今,记录下此时此刻龙是如何在中国人的尊重与喜爱中越活越年轻。某种角度,这也是创作者初心的彰显:用影像回溯与科普、记录与定格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血脉觉醒。

传统文化类纪录片的举重若轻

与观众熟悉的《如果国宝会说话》一脉相承,微纪录片《来龙去脉》同样博学又可爱、严谨又活泼。观众能在片中听到一条龙以充满威严的音色自称“中华全民保护动物”和“显眼包”,也能为讲解词里的“上岸”“编制”“精细化养龙”会心一笑。

主创团队表示,生动地讲好龙这一文化符号,深入地叙述好围绕龙的历史人文情怀,这是《来龙去脉》的创作重点。他们尤其注重生动、鲜活、高效率地讲好每段故事,并通过微观宏观相结合的叙事来追求与观众的情感共鸣。换言之,要在举重若轻间找到传统文化类纪录片在互联网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为纪录片,回归现场是最为直接且具备实感的表现手法。片中河南濮阳的蚌塑龙、红山文化的C形玉龙、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战国时期的龙形玉饰、汉朝的龙纹瓦当……一件件国宝级龙形文物一一出现,让人能直观感受中华龙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大量生动幽默的网生代用语配以动画等多种手段,小而美的微纪录片让龙的形象更为立体饱满、龙文化的脉络更为清晰可见。

微纪录片播出后,一些教育类、亲子阅读类的公众号自发推荐。自媒体人这样安利《来龙去脉》:“龙的图腾、龙的意象、龙的情感寄托是中国人联结彼此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国人崇拜龙,祭祀龙,龙的形象无处不在。将龙的知识用趣味盎然的方式做记录、做解读,谁说这不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责编:邓正可

一审:邓正可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