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8小9巧联动”,觅到融合传播“寻龙诀”?
2022-05-10 23:20 文章来自:IFTNews 收藏(0) 阅读(9474) 评论(0)

群山之巅赏大美中国,珠峰之上望宇宙星辰;赛博之城唱青春之歌,精神之源燃青年之力。

五一长假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重磅推出两场融媒体活动,电视剧频道“小8”和纪录片频道“小9”搅动千万网友,获得广泛好评。

五一劳动节这天,“在世界最高峰,向劳动者致敬”特别策划在云间登珠峰、探科考、致梦想,用“3小时慢直播+3小时移动直播”向所有劳动者致敬,不仅直击8830米“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台前幕后,还呈现了纪录片《青藏科考》剧组的拍摄,从不同侧面描绘出劳动者、奋斗者的精神轮廓。

五四青年节期间,“青年关键词”短视频特别策划又以“奋斗者,正青春”为主题,以18位青年演员在剧中的青春角色,诠释勇于奋斗、拼搏追梦的精神内涵与青春气质。

数据显示,“在世界最高峰,向劳动者致敬”特别策划直播观看人次,在央视频当日移动直播排行榜中名列第一,截至5月6日,微博同名话题词#在世界最高峰向劳动者致敬#阅读量超5750万;“青年关键词”短视频特别策划在全矩阵内容平台中收获超2697.7万次播放,#青年关键词#登上微博热搜,总阅读量超过4250万。

01 “资源石油”链接“青春+宇宙” “媒介记忆”打通“集体记忆”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电视剧和纪录片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手段,是信息传播的文本,是社会记录的地图,它们共同铸造了观众的集体记忆。

总台在电视剧和纪录片领域有着强大的内容优势和历史积淀,曾经在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间形成了一个可以相互承接传输的交互记忆系统。节目播出之后,大量类型丰富、理念多元的剧集、影像被封印在时光之中,成为总台巨大的“石油富矿”。

在成为编码者之前,首先应该成为解码者,回看这个“富矿”的巨大价值。影视剧纪录片中心通过一系列融媒体活动展开二次创作,让媒介记忆连接过去与现在,复原观众头脑中的场景,与其内心深处的记忆产生情感共鸣,形塑和建构新的集体记忆,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中流击水》中的毛泽东,初心融血脉,使命扛肩头,发出“昂首挺胸,顶天立地,这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呼喊;《破冰行动》中的李飞扛起“责任”,使命在肩他不畏生死,说的是“我们左手凝聚力,右手战斗力,揣在这的,一颗责任心”;《隐秘而伟大》中的顾耀东不忘初心,逆流而行,用“匡扶正义,保护百姓”写下“正义”;《觉醒年代》中坚守信仰、义无反顾的陈乔年用“热血”铸就青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人世间》中的郑娟诠释“坚强”二字,“有难处的人多了,别人都能过去,我郑娟也能过去”,她不惧尝尽酸甜苦辣,即便在困难中也依旧绽放……

这些影像中的青年,用光影以及关键词的形式链接“青春宇宙”,用“媒介记忆”打通“集体记忆”,展现出昂扬的精神,探讨青春的责任,丰富青春的内涵,拓展青春的意义,引发诸多关于青春的多元思考。

02 大屏内容延展受众时空 融媒直播满足场景需求

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站到了创新发展的重要关口。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争夺的是眼球,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流量,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就是场景。

除了挖掘利用“储能优势”,如何寻找到新的生机?为了吸引年轻受众,增强用户的参与感,满足他们的场景需求,影视剧纪录片中心通过大量的融媒体直播突破电视空间的束缚,把静态的节目播出改为动态的交互场景。

慢直播、移动直播等“轻骑兵”播出形式,可以带领观众去探班电视剧拍摄现场,探访电视剧发布会,探秘电影节、电视节的颁奖现场。这种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差异化策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维度进行报道,与电视剧本体深度融合,在时空上互为补充,实现了从“视频流”到“信息流”的跃迁。

五一期间,这种融媒体直播的延展尝试再次实现跨越。跟随镜头,观众和纪录片《青藏科考》剧组一起走到拍摄的前端,来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营地,走进地球之巅的另类生活。珠峰大本营厨房如何做饭、科考队员吃什么、帐篷里如何生活等等大家关心的问题,在这里一一得到解答。

纪录片《青藏科考》的总导演贾丁说,第二次青藏科考肩负着危机感和使命感,在环境和人类活动双因素的巨变中展开,视野所及是整个蔚蓝星球。该片将响应网友的诉求,既要讲好青藏高原这个“生命之极”“亚洲水塔”的自然故事,也要讲好堪称“秘境英雄”的科考队员的故事。

在直播中,义肢登峰第一人夏伯渝,五次挑战后最终成功登顶;中国登顶珠峰的首名在校大学生次落,现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高山探险部主任;此次青藏科考浮空艇综合垂直观测执行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高晶和纪录片导演贾丁也在现场分享经历。他们虽然有着迥然不同的工作生活轨迹和显著的个体差异,但共同描写了劳动者的奋斗图景。

这一个个山与人的故事,以陪伴式、沉浸式、互动式的直播形式走入大众视野,在纪录片之外,让受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得到极大的提升,为融媒体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

纪录片该如何延展时空、打造传播场景,在这条路上,其实已经有过多轮探索与尝试。

在云南大象北迁事件发生时,纪实系列片《同象行》开通直播,连线“象爸爸”、大象医生和森林消防分享“追象”故事;北京冬奥会期间,“从奥运到纪录 感受纪录真实魅力”直播论坛配合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飞跃冰雪线》《冰雪之巅》等的播出,连线片子的主人公和冬奥工作人员,呈现镜头之外的世界冠军,还有高山滑雪赛道旁深藏不露、随时待命的滑雪医生;从味出发,以味论道,在CMG云创论坛上,大型4K纪录片《澳门之味》采访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探访片中的美食店铺,邀请相关学者共同揭秘美食故事,继续寻味之旅。

03 跨频道联动 合作常态化重要节点强化仪式性表达

为了挖掘潜力、增强主流媒体的凝聚力,如今的CCTV-8和CCTV-9借融媒体传播扩展边界,让跨频道合作成为常态,在重要时间节点强化仪式性表达。

2022年清明节推出的《大美中国诗话清明》融媒体直播就是例证。该节目携手语言学家、纪录片主创、书法家、表演艺术家、青年演员、大学生等各界嘉宾,用7小时覆盖祖国各地春日盛景的慢直播,加3小时诗意盎然的移动直播,10小时不间断地邀请观众共赴一场诗意之约,在赏美景、品美食、读美文的过程中,领略山河之美,寻觅人间烟火,感受中国浪漫,获得了广泛好评。

如此充满仪式感、实时性、现场感的节目,代表着一条融合传播的创新之路已经打通。

在主题与形式呈现上,融媒体内容是对电视剧、纪录片大屏内容的拓展性深耕,大屏播出的节目冲击视听,小屏的跟进则以内涵延伸,引发情感共鸣,生动直观、即时满足,让观众产生沉浸式体验。

跨频道的合作又仿佛打通“任督二脉”,两个“宇宙”掀开能量通道,双方不断互补,实现流量的跨屏增长。

观察一下会发现,在相关时间节点、纪念日,类似这样跨屏、跨频道的节目策划很多。可以说,这一场场融媒体活动的爆红,不仅仅是传播形式与场景适配的偶然,更是新型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厚积薄发的必然。

流量向善,方能长流。

这一系列融媒体节目让我们看到了专注与创新的力量。未来它还会创造多少种可能呢?我们可以尽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