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严监管与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下,高途教育科技集团(NYSE:GOTU)交出了2024年的成绩单。全年营收45.54亿元,同比激增53.8%,现金收入更是飙升68.1%至56.12亿元,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却隐藏着归母净利润亏损10.49亿元、同比扩大14273.23%的残酷现实。营收与利润的剪刀差,折射出在线教育行业在转型阵痛中的深层矛盾。
一、财务表现:收入增长与亏损扩大的“冰火两重天”
-
收入增速亮眼,但盈利指标恶化
2024财年,高途实现营收45.54亿元,同比增长53.8%;现金收入达56.12亿元,同比增长68.1%。然而,净亏损从2023年的730万元暴增至10.49亿元,亏损增幅高达14,270%。这一反差表明,高途的“烧钱换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
成本费用激增,销售费用吞噬利润
全年营业费用同比激增84.5%至42.8亿元,其中销售费用达29.64亿元,占总营收的65.7%159。这一现象与高途加速布局大学生及成人教育市场密切相关——该领域竞争激烈,获客成本高企,导致营销投入远超营收增速。此外,线下教学点扩张(全国11城超60个网点)及留学服务投入也推高了运营成本。
-
现金流与资本储备
尽管亏损扩大,高途仍保持现金储备优势。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受限资金与投资合计40.9亿元,并通过股票回购计划累计回购超4.3亿元股票,显示管理层对长期价值的信心。
二、业务转型:直播遇挫,AI能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直播带货的“昙花一现”
高途曾试图复制东方甄选的直播模式,旗下“高途佳品”在2023年底因蹭“小作文事件”流量短暂走红,单场GMV达500万-750万元。但2024年该业务录得亏损916.5万元,最终因营收未达预期停播调整。复播后转型教育文化内容,但粉丝流失(近30天掉粉2万)暴露其流量困境。
-
AI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高途将AI视为核心战略,2024年第四季度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推动教研、教学与内容生成效率提升,并上线“预见塔塔”“高途AI英语”等产品。管理层称AI技术使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2.5%,运营亏损收窄20.6%。然而,其AI产品因入局较晚且缺乏差异化,尚未形成竞争力。联合创始人罗斌坦言,AI在教学互动场景中的准确性与真人教师仍有差距。
-
三、行业竞争与战略反思
-
教培赛道格局重塑
“双减”后,高途转向大学生与成人教育,但该领域已聚集新东方、好未来等巨头。以好未来为例,其2024年营收达162亿元,约为高途的3.6倍。高途需在细分市场(如考研、职业资格培训)建立护城河。
-
效率驱动与战略聚焦
高途CFO沈楠将亏损归因于“爆炸性商机下的资源配置失衡”及线下扩张的短期压力。2025年,公司计划通过优化用户体验与运营效率实现盈利,并加速AI与教育场景的融合。但短期内,销售费用高企与市场竞争仍是主要障碍。
四、未来展望:盈利承诺与长期价值
高途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4.08亿-14.28亿元(同比增48.7%-50.8%),并宣称将实现盈利。这一乐观预期或基于以下因素:
-
AI技术赋能降本:通过AI生成课程内容、优化服务流程,降低教研与运营成本。
-
业务结构优化:聚焦高毛利业务(如非学科培训贡献85%营收),收缩低效投入。
-
股东信心支撑:创始人陈向东持续增持股份(2024年增持420万股),叠加新股票回购计划(1亿美元),提振市场预期。
然而,高途需警惕两大风险:一是AI教育产品的商业化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抵消营销投入;二是成人教育市场增长放缓可能制约营收增速。
结语:规模与质量的双重考题
高途的2024年财报,是在线教育行业转型期的典型缩影。营收狂飙证明其战略聚焦的有效性,但亏损扩大也暴露出粗放式增长的弊端。未来,高途需在三个维度实现突破:一是通过AI技术深度应用降低获客与运营成本;二是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成人教育等高毛利业务占比;三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OMO模式,增强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唯有如此,方能在政策严监管与市场竞争中,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盈利之路。
相关阅读:
从“用户为先”到“AI驱动”,阿里能否重燃动力?
腾讯Q1财报发布:To B业务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
京东物流财报分析:业绩增长与挑战并存
马拉松 “高攀不起” 背后
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 行业生态面临重塑
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聚焦:数智融合如何驱动金融未来
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的全球经济与市场逻辑重构
京东外卖战略布局:借保障骑手权益,构建商城联动新生态
中国金融科技出海大时代 国内企业该如何把握先机
腾讯ESG报告:以数字技术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
抓牢汽车市场增长机遇 金融科技赋能汽车金融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国不需要SaaS吗?可能用友YonSuite会带来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