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2.0时代来临,大咖“解码”数字金融
2024-06-07 16:38 文章来自:北京商报 收藏(0) 阅读(7351) 评论(0)
来源:北京商报

  “不论是科技金融、金融科技或者数字金融,最终目的是驱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日前举办的“2024数云原力大会新动力数字金融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道。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金融”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金融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金融正在颠覆传统金融的形态。

  数字金融对于金融业提质增效具有怎样的意义?金融业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在业内专家看来,发展数字金融的目的,是提高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此同时,数据资产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型“财富”,“数、云、智”三者对于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不必拘泥于形式

  有业内人士认为,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养老金融面向民生福祉,而数字金融则是它们的基石与支撑。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数字金融带来重要机遇,数字化金融业务模式和渠道的全面创新、释放数据要素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现阶段的重要抓手是,如何将五大文章与新质生产力进行连接,通过全面推动金融业提质增效,最终助力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李扬强调,不论是科技金融、金融科技或者数字金融,不必拘泥于形式,最终目的是驱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但李扬同时指出,客观看,我国金融数字化转型尚未进入较高层次的智能化阶段,因此既需要深入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也应该从需求侧提升产业的数字化程度,从而更好地实现产融数字化互动。

  发展数字金融的目的,是提高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以银行贷款业务为例介绍称,“目前我国融资体系基本格局中,间接融资是主要渠道,而银行贷款中担保贷款是主要方式,担保贷款中抵押贷款占最大比重,抵押贷款中又以不动产抵押为主,因此,小微企业包括很多民营企业、科创企业在传统贷款方式下其融资需求难以满足,需要多措并举加快银行融资方式变革,重点是发展信用贷款”。

  “发展信用贷款有三层面意义:一是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创企业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二是提升银行管理能力;三是促进市场体系稳定。”而金融科技在推动信用贷款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屠光绍认为,想要发展信用贷款业务,既需要银行及时完善信用管理模式,

  也需要商业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包括数据、模型、场景等,以技术力量赋能信用资源基础建设。

  事实上,银行通过大模型等数字化技术助力风控的例子并不少。例如,当小微企业主想提升贷款额度时,只要将手里的合同、发票甚至自己的店面照片、货架照片等资产拍照上传,网商银行的“百灵”系统会尝试识别这些材料,分析对方的经营实力,通过构建动态企业图谱、行业图谱,将行业的经营周期、资产构成、上下游逻辑纳入风险评估,从而为小微企业授信。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已经走过了以电子化信息化为特征、以数字技术推动业务发展的数字化1.0阶段,正在加速开启以智能化开放化为特征、以数字技术引领全面变革的数字化2.0阶段。”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陈铁钢如是说道。展望未来,李扬指出,要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实现互联互通,安全可控,从而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创造更多有效需求。

  数据资产的较量

  数字金融对产业发展影响深远。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数字金融助力下,未来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将从资产规模、分支机构数量和金融从业人数的对比转向数据资产规模以及相应算力强弱的较量。

  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力使其价值属性日益凸显,也进一步加速了数据的资产化进程。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首次提及了“数据资产”这一概念,并提出数据商为数据交易双方提供数据资产的合规化、标准化、增值化服务,“依法依规维护数据资源资产权益,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的相关要求。

  以商业银行为例,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资金枢纽,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数据沉淀,天然具有规模化、大体量、多维度的数据资源优势。建立高效的数据资产经营模式,实现对数据资产价值潜力的深度挖掘,已成为商业银行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升自身竞争力水平的必然选择。

  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神州信息董事长、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郭为表示,数据资产的积累是体现数字化与信息化差异的关键,数据资产可以视为数字时代的新型“财富”。今天AI技术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关键就在于其可以实现数据“永动机式的”自动生成。

  尤其对金融机构而言,数据资产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不仅体现在风险、营销、财富管理等业务领域,更重要的是,数据资产的影响已经扩散到市值领域,未来将实现银行资产规模十倍、百倍的增长。

  数据体量的扩大,相应地就需要算力支撑。华为数字金融军团COO来利顺进一步指出,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向全面智能化时代,在数智化加速智能经济的过程中,智算基础设施韧性显得尤为重要,新技术、新场景、新变化都无一不对韧性提出新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数字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数据安全、合规安全等等红线关乎着金融风险与稳定。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提到,金融智能化是发展的趋势,大数据和云服务是金融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数、云、智”三者对于当前金融科技安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在周道许看来,当前,金融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技术发展快,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风控进一步加强,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业务逐渐深度融合,人机协同新时代来临。实现安全发展,金融数据分类分级和相关安全管理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此外,要加快自主创新金融云服务的建设工作,还要细分技术安全和合规安全。

  客群分层成新方向

  数字金融的不断升级,为金融机构提质增效助力。那么对于银行等主体来说,所谓“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新方向、新目标究竟在哪?多名资深从业者分享到,“利用新技术助力银行改善客群、提升业务能动性”,即客群分层、精细化管理,成为了发展重点。

  “当前银行正逐渐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这需要对银行资源进行重构。”神州信息零售业务总监晋梅观察到,银行开始构建覆盖全量零售客群的成长或会员体系,以全面梳理客户、产品、权益和渠道等资源,寻找未来的价值洼地;二是银行开始选择自己的重点经营客群,以在资源分配上实现最大化效益。这些趋势体现了银行在数字金融时代对客群经营和运营效率的重视,以及寻求差异化和精准营销的努力。

  客群分层分类对于实际客户经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袁东宁介绍到,中信银行已率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生态建设,运用AI大模型、客户行为分析、千人千面营销策略等高新技术,构建了高潜客群,形成总行集中经营的模式,缩短经营链路,提升经营效率、体验和价值贡献,探索出中信银行特有的一条面向全客层的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之路,实现长期续航。

  华夏银行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办公室副主任李中明同样分享了关于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发展的经验。华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重点推进开放生态、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柔性组织、人才队伍和数据驱动等十大领域的建设。客户增长逐步向生态客户运营和场景获客转变。数字化人才体系构建培养方面,华夏银行通过定义数字化人才标准、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批量分层分类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数字化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银行应从客户视角出发,看到客户的潜在价值,而不仅仅是银行资产。银行需根据资源禀赋和投入特点来匹配不同的经营体系,形成领先的客群结构。”袁东宁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