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这一年银行服务实体有哪些成效? 灵活创新金融产品,量增价降还要扩面
2020-12-29 22:47 文章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0) 阅读(33204) 评论(0)

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地冲击。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政策引导下,银行业通过加大信贷供给、无还本续贷、降低利率等多种优惠政策的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量增价降”的同时,积极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提升首贷户比例。通过推行尽职免责制度,让银行信贷人员从“不敢贷、不愿贷、多贷不如少贷”向“能贷、愿贷、会贷”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大胆开发了动产和权益融资的创新性产品,有效解决了部分优质企业因抵押物不足或不符合条件,难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难题。

提供精准信贷服务

今年以来,银行机构积极加大信贷供给,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取得显著成效。以工商银行为例,前三季度该行新增各项贷款创新高,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1.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436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量均位列商业银行首位;普惠贷款余额7232亿元,较年初增长53%,预计能够超额完成40%的全年增速目标;1-9月累计投放普惠贷款超9000亿元,同比多投放3600亿元;考虑减费让利情况,1-9月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较去年全年下降88个基点。

针对因受疫情影响而出现还款困难的企业,各家银行推出了不同形式的续贷、展期、再融资、宽限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如,工行江苏徐州分行定期对符合条件线上小微企业进行无还本续贷流程化操作,一定时限内到期的小微企业客户,在把控好风险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给予企业一定期限的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并且免收罚息。

对于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的贷款,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为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吃下了定心丸。徐州七巧板电动车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据了解,该企业在工行徐州分行有840万贷款,受疫情影响,贷款回笼有一定难度,但发展前景稳定。因此,工行徐州分行为其办理了再融资(借新还旧),不增加借款人融资成本,且借款人可以根据自身资金情况随时还款,减轻了企业还款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工行累计为6.17万户中小企业办理延期还本2709亿元、为3.7万户中小企业办理延期付息185亿元。同时,加大中长期、“年审制”和“循环类”产品创新与投放,帮助降低中小企业转贷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根据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数据测算,今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减少收费、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渠道,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大力提升首贷户占比

2020年8月17日的国常会提到,“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确保小微企业全年融资量增、面扩、价降”。

银行向实体经济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还要注重“扩面”,即提高当年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中“首贷户”占比。这不仅可以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还能够防范对优质小微企业过度授信的“垒小户”风险。

然而,银行基层信贷人员开拓首贷户的积极性并不高。因为在实际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过程中,基层信贷人员承担的责任比较大,造成了“不敢贷、不愿贷、多贷不如少贷”的局面。为破解这一难题,人民银行强化信贷政策引导,督促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激励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要求。目前,多数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了“能贷、愿贷、会贷”的机制,减轻了银行基层信贷员工的后顾之忧。

此外,信贷审批效率也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作为小微企业大省,浙江省在开拓首贷户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介绍:“我们推动了银行在内部制定尽职免责的制度。今年有一些银行的尽职免责率达到80%左右,也就是说80%的本来应该承担责任的因为尽到责任都免责了。同时,下放授信审批权限,让市场主体获得融资更加高效便利,现在金融机构对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从申请、调查到授信放款大概是5-7个工作日。”

具体来看,银行是如何加大“首贷”服务力度的?工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田哲总结了三种方式:一是与政府部门、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合作,批量获取“首贷”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二是与融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合作,探索风险共担机制,丰富业务办理模式,将更多“首贷户”纳入融资支持范围。三是深入开展“万家小微成长计划”等活动,提供“送上门”的“首贷”服务。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首贷户比例有了明显提升。2020年1-7月份,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中,首贷户160多万户,占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的16%,较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

创新金融产品解决授信难题

为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近几年在部分省市开展了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试点。试点中,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新增担保登记业务占比超过95%、融资金额占比超过80%。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助力企业担保融资。

据了解,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去年10月对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升级,将原11个业务分类改造为四大类业务。第一大类为应收账款质押/转让登记,第二大类为融资租赁登记。第三大类为为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第四大类为其他登记,包括保证金质押、存货/仓单质押、所有权保留、留置权、动产信托、农业设施抵押、其他动产担保。

事实上,动产和权利融资已在部分银行落地。如,湖南花垣农商银行今年尝试向花垣县兄弟河引水工程管理所,尝试发放了该行首笔收费权质押贷款。

针对企业无抵押物而且资金需求比较急的情况,工行大胆使用前期创新的“医保贷”。经查询,某药店企业年医保回款在800万元左右,依照“医保贷”特色场景融资的额度测算要求,该药店企业的融资额度应不超过240万元,正好能满足客户200万元的融资需求。目前,江苏徐州分行为全市447家医保定点机构提供了线上融资授信近2亿元,为中小药店的复工复产提供了有效支撑。

此外,人民银行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品的情况,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融资产品,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如,中国银行推出“中关村(000931,股吧)模式”,认可企业核心技术及专利权的资本属性,为科创型小微企业增信增贷。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创新推出“智权贷”、“软件贷”、“节能贷”等信贷产品,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服务。宁夏银行开展林权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监管质押等融资担保模式,有效盘活民营、小微企业资产。

(作者:边万莉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