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付信息谋求AI快速落地发展 借力棒杰股份实现证券化
2020-12-16 23:46 文章来自:证券时报 收藏(0) 阅读(1492) 评论(0)

12月15日晚间,棒杰股份披露重组草案,拟以重大资产置换的方式,实现从服装到人工智能的跨越。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龙头上市浪潮:“AI四小龙”中的依图科技、云从科技近期申请科创板上市已获受理。与“AI四小龙”纷纷启动IPO相比,华付信息选择以重组方式登陆A股市场,并有望成为A股人工智能行业重组第一例。

在业内人士看来,华付信息属于“技术算法+应用场景”双驱动型公司,其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在于懂得如何用人工智能为各行各业赋能,这是腾讯、平安等巨头成为它的大客户的原因,也是其很快实现盈利并高速增长的原因。

交易完成后,棒杰股份将控股华付信息,从而切入火热的人工智能赛道。而华付信息进入上市公司平台后,也将借助平台优势,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重组交易有看点上市公司实控人看好欲加仓

重组草案显示,棒杰股份拟以除库存股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张欢、黄军文等人持有的华付信息51%股权进行资产置换,置出资产最终由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陶建伟及陶士青、金韫之共同指定的主体承接。

根据收益法评估,华付信息100%股权评估值为14.91亿元,此次拟置入的华付信息51%股权对应估值为7.61亿元,在此基础上,该部分置入资产的交易价格为7.6亿元。

上述资产置换后,陶建伟等拟以8240.7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7.94%)和8000万元现金作为支付对价,承接上述置出资产。其中,陶建伟与金韫之合计向张欢转让上市公司5.36%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棒杰股份将剥离目前无缝服装相关业务,置入华付信息51%股权,成为一家基于软件技术及AI算法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表示,此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由于实际控制人陶建伟仍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因此,此次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同时,为了保持上市公司控制权稳定,陶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陶士青承诺在重组完成后3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6%的股权,而张欢承诺,重组完成后36个月内不主动增持,且并不谋求控制权,黄军文、娄德成等小股东承诺重组完成后36个月放弃所持股份的表决权。

在投行人士看来,上市公司实控人在重组后大比例增持的情况并不多,陶建伟此番承诺增持不低于6%的股份,除了巩固实际控制权,也表明其看好棒杰股份的转型及华付信息的发展前景。

与以往重组方案相比,棒杰股份该交易设计的视角有一定的新颖之处。首先,公司采用资产置换的方式对主营业务进行调整,既将现有传统业务置出,又装入了较有发展前景的资产,用一次交易实现“一买一卖”两个步骤;其次,由于采用资产置换方式,而不是常见的发行股份收购资产,降低了方案复杂程度,也不会过分摊薄公众股东股比收益;再次,华付信息股东在出让51%股权后,还将持股上市公司,从而使得标的资产未来业绩承诺更有保障。

“协议转让上市公司17.94%的设计颇有看点,这样,标的资产的股东方不会拿了钱就走,而是和上市公司绑定多年,重组后遗症等问题就得以解决。”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人工智能重组第一例华付信息业绩高成长可期

与此前发布的预案相比,棒杰股份此次披露的重组草案,将华付信息的经营情况、技术水平等一系列核心信息和盘托出。从草案来看,华付信息可谓亮点多多,可圈可点。

具体来看,华付信息是一家基于软件技术及AI算法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各种场景中基于安全或确认的需求,对人与物进行智能识别和验证,并进而形成产品及解决方案。华付信息致力于将自研AI技术应用到特定场景中,属于“技术算法+应用场景”双驱动型公司。目前华付信息已完成在互联网、金融、机场、出行、教育等多个板块的业务布局,主要客户涵盖头部互联网公司、金融/银行/保险、民航/机场、汽车/出行、教育等领域的知名大型企业。华付信息为客户提供智能识别服务和定制化AI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客户实现业务发展智能化、信息化而赋能。

华付信息在AI领域深耕多年,自研UNICORN++学习框架,在人脸识别、OCR的准确度和业务场景应用类型有大量技术积累,并利用该UNICORN++学习框架自研出计算机视觉领域内的众多算法,包含人脸识别、行为识别、OCR、航班节点等,已经应用在多个业务场景解决方案中。

从公司定位可以看出,华付信息并非仅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技术,还积极将技术落地,为客户赋能。在智能识别技术服务领域,华付信息为腾讯、美团等提供高效快速的智能识别技术服务,在公告披露的华付信息前五大客户中,腾讯、微众银行、平安科技、美团等科技巨头榜上有名。

在智慧金融领域,华付信息是首批与银行合作开发视频银行的业内公司之一。

在智慧机场领域,华付信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深圳宝安机场首推易安检快速通关系统、航班节点保障智能识别系统,对航班、旅客、行李、车辆进行精细化、协同化、智能化管理,提高旅客乘机体验,优化机场管理。

据业内人士介绍,华付信息在人脸识别算法等领域技术领先,其在民航凯亚数据测试集中的通过率高达97.45%(万分之五误报下标准通过率为96%),达到民航级应用要求。

被视为智慧出行一大变革的“易安检”,背后的技术提供商也是华付信息。据悉,符合要求的旅客可在深圳机场等使用“易安检”,该系统通过自助验证闸机、人脸识别系统、行李自动传送装置、毫米波人体安检仪等一系列新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助安检,优化旅客过检体验,提高运行效率。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华付信息在人脸识别领域确实“有把刷子”,被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评定为居民身份网络认证人脸比对引擎接口规范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其自研的人脸识别算法搭配软件及智能硬件通过了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检测认证,在万分之一误报下的准确率超过99.9%。

赋能能力强,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业绩表现。华付信息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356.96万元、4699.96万元、3400.51万元,实现盈利并快速增长,这在人工智能领域内并不多见。

正因如此,此次交易对方对华付信息未来成长颇具信心。业绩承诺方承诺,华付信息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700万元、9300万元、12200万元。若置入资产过户无法在2020年完成,业绩承诺方还将承诺2023年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13900万元。与之相比,根据公开资料来看,部分AI赛道头部公司尚处于亏损状态。

在业内人士看来,华付信息能够把技术“赋能”给客户,说明其对技术的理解、场景的适用已经非常深刻。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条件,华付信息无疑是细分领域领先者。

人工智能迎来大爆发华付信息技术强会“赋能”

最近10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泛在感知数据和图形处理器等计算平台推动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幅跨越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图像分类、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突破,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高潮。

根据德勤在《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中的预测,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将超过6万亿美元,2017-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30%。

根据2017年12月工信部颁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达到5万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

华付信息的AI算法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层中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较容易进行商业化落地。据预测,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三年将达到千亿量级。

在技术层,华付信息主要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和云平台,公司以人脸识别为初期研究方向,后期逐渐扩展到其他图像技术(行人、车辆和OCR等),同时为了便于支持各种应用商用化以及平台管理,开发出后台云服务,作为基础管理支持。

在应用层,华付信息凭借积累的行业落地经验,将计算机视觉算法能力融入到行业场景中,形成包含智慧出行、智慧机场、智慧金融及智慧教育等多个行业解决方案。

华付信息基于自研软件及AI算法,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软件技术服务和定制化AI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技术、算法、场景应用是华付信息开展业务的主要要素,根据上述竞争定位分类,华付信息属于“技术算法+应用场景”双驱动型公司,同时聚焦于部分垂直领域。

在业内人士看来,现在不少龙头公司有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可如何将技术产业化、商业化,仍是一道难题。华付信息显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诸多项目落地说明其对多个领域的客户需求理解到位,而这也是公司发展的护城河。

事实上,如何实现商业化已经成为不少“AI独角兽”的难题。

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此前曾对媒体表示,AI的快速爆发期发生在五六年前,现在正处于“死亡之谷”的泡沫期,不带来真实价值的AI公司将被淘汰出局。

换言之,在现在这个AI产业落地的深水区,谁能最先实现价值闭环、产业落地,谁就将有生存下去的权利。棒杰股份重组公告中的一段话说得好:“应用层是最能给企业创造盈利的场所,唯有让AI落地,人工智能的价值才能显现,才能给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在应用层站稳脚跟的公司,可以给股东提供足够的信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棒杰股份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继续聚焦下游应用场景,在部分垂直领域稳固现有的先发优势,提供能够解决用户痛点的行业解决方案。同时,保持并稳步增强在应用层中的竞争力,并逐步向技术层、基础层进行技术拓展,提升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及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