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论坛 黄剑辉:“十四五”规划及银行业改革发展方略
2020-12-02 18:33 作者:银行家杂志 收藏(0) 阅读(2045) 评论(0)

“十四五”规划建议基调已定,银行业任重而道远。商业银行肩负着哪些时代使命,又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为此,银行家》志社于2020年11月15日举办了“银行家月度论坛”,以“‘十四五’规划与银行业发展”为主题,邀请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就“十四五”规划解读、银行业如何更好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话题奉献精彩的观点。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言。

以下为嘉宾发言摘要

“十四五”规划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规划。“十四五”规划与银行业发展关系密切,总体来说,“十四五”期间银行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逐步构建起多层次银行机构体系,专业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加快融入资本市场发展,强化直接融资和综合化服务能力;新技术促进智能化金融创新,银行数字化转型迈入新阶段;进一步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实现金融与实体良性互动循环;全面融入双向开放格局,进一步强化经营效率和竞争实力。

“十四五”期间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方向

在加快数字化布局方面,要更加强调金融科技的作用,强化战略定位和投入,重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认为,“数字化”与“在线化”并不是一回事,现在很多银行都在做“在线化”,就是把线下的流程让IT部门去模拟搬到线上,只是解决了一小部分效率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数字化。数字化是有其特定内涵的,更需要是场景的平台化,就是供给和需求两端通过一个平台进行对接。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方面,要更加强调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银行的公司治理之中,建议商业银行党委书记兼任监事长,充分发挥党委的监督指导作用。可从股权结构入手完善治理机制,适时推进员工持股,完善激励机制。


另外,在战略制定与执行上,银行要确保战略的清晰稳定、特色鲜明,加强对宏观大势及行业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在业务经营上,要重视核心客群经营,强调综合化和交叉销售;在组织架构与流程上,要以客户为中心、以流程优化为目的进行部门重组,推进银行的敏捷转型;在合规风控上,要建立科学的风控体系,注重合规风控文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方略


采取系统性对策,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创新。通过“引入有效制度、转变监管职能、打破供给抑制、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市场效率”,打造高质量金融。一是引入有效制度,促进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加快完善金融制度安排,适应金融产业发展需求,完善金融法律法规等管理制度。持续推进政商制度改革,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推进政府的“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税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二是转变监管职能,完善监管框架,增强金融监管部门现代化监管能力。充分发挥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的作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金融监管现代化,提高监管能力。引导规范金融创新,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机构的监管。三是打破供给抑制,优化供给结构,以多元化金融供给匹配金融需求。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放宽民营资本准入,积极推进金融机构股权多元化。加快金融开放步伐,以外部竞争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四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市场效率,为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奠定坚实基础。


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服务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开放原则,主动有序推进金融业开放。准确把握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始终把握开放的主动权、力度和节奏。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开放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充分利用外资在治理结构、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良好示范作用,不断提升中资金融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将扩大金融业开放与加强金融监管密切结合起来,确保监管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


健全金融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我们要致力于研发基于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服务民企民众的新版信贷市场及资本市场平台。以“回归金融本质,链接民企民众,共创共享财富”为基本思路,我们提出了在横琴这一珠海与澳门共同开发的黄金区域,打造一个21世纪的全球新型数字化资本市场——“珠澳链创”。运用平台思维,回归金融本质,搭建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数字化信贷平台,将金融供给方与需求方有效链接,打通资金渠道,整合政府、银行、企业、征信等多方力量和资源,打造一站式线上融资智能生态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