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私人港"负债高达667亿!银行券商全中招
2019-12-07 18:07 文章来自:券商中国 收藏(0) 阅读(1559) 评论(0)

(原标题:唏嘘!"中国唯一私人港"沦为债务黑洞,负债高达667亿!银行、券商、基金全都中招,激进扩张耗尽家底)

拖欠债务陷入破产重整境地的丹东港取得新进展。

近日,在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召开的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室,对丹东港重整计划(草案)进行了表决,通过公开招募和定向邀请等方式,最终确定招商局集团旗下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主导丹东港集团重整。

值得一提的是,负债667亿的丹东港的倒下,背后拖累了银行、信托、基金、券商和金融租赁等一大批金融机构。

更令人意外的是,丹东港作为我国大陆岸线最北端东北东部地区的唯一出海通道,被誉为“不冻良港”,却并非如其名是外界认为的地方政府旗下融资平台,而是“中国唯一的私人港口”,实际控制人为辽宁神秘富豪王文良,这家著名不良港是如何变为私营企业,又是如何一步步沦陷的?

负债高达667亿

实际上,丹东港在2017年就曝出公开市场债务违约,迄今已经两年多,由于牵涉债权和机构众多,每一次涉及偿债的新进展都备受外界关注。

据辽宁省党报《辽宁日报》消息,丹东港系企业破产重整取得了新进展,在11月27日,在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召开的丹东港系企业第三次债权人会议上,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了表决。

重整计划(草案)显示,管理人已于2019年10月31日与招商局集团旗下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重整投资协议,该协议将待重整计划批准等条件满足后正式生效。

2017年10月,丹东港多只债券违约以来,众多机构被牵连进来,先来看一组简单的梳理:

中国进出口银行申报债权74亿元

丹东银行申报债权59亿元

中国银行丹东分行申报债权26亿元

建设银行申报债权近19亿元

民生银行大连分行申报债权近13亿元

中信理财之共赢天天快车申报债权2.6亿元

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理财产品申报债权2.4亿元

招商银行理财产品申报债权近7亿元

锦州银行“7777”-创赢1204期理财产品申报债权1.6亿元

万向信托申报债权23.5亿元

国投信托.鸿雁1774号单一资金信托计划申报债权近13亿元

外贸信托汇鑫56号结构化信托计划等申报债权亦数亿元

中加基金中加丰益9号、中加丰泽21号资管计划申报债权1.4亿元

万家基金万家-广发1号资管计划申报债权1.2亿元

华融旗下的芜湖华融资本创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创荣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共申报债权38亿元

上海合晟资产旗下十多只基金持有丹东债券总规模超过10亿元,乘晟纯债一号私募基金申报债权规模达6.27亿元。

长安基金-浦发银行-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计划持有规模近1.5亿元

金元顺安基金-宁波银行-国海证券申报债权1.8亿元……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相关债务文件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旬,丹东港系企业债权申报总金额1110.83亿元,其中已确权金额279亿元,经管理人审查但未经法院确权的债权229亿元,因工程未竣工结算、涉未决诉讼等客观原因暂缓确定的债权136亿元。除去不予确认+核减的467亿元债权申报外,丹东港系企业负债667.18亿元。

丹东港债权核查表显示,其债权人中包括多家银行、信托、金融租赁公司、基金、券商等机构。

其中,银行系债权人中,中国进出口银行申报债权74亿元,丹东银行申报债权59亿元,工商银行丹东分行、交通银行丹东分行申报债权均为44亿元左右,中国银行丹东分行申报债权26亿元,建设银行申报债权近19亿元,民生银行大连分行申报债权近13亿元,营口银行、光大银行、贵阳银行等申报债权也在数亿元以上。

另外,多只银行理财身影也闪现:招商银行理财产品申报债权近7亿元,锦州银行“7777”-创赢1204期理财产品申报债权1.6亿元,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理财产品申报2.4亿元,中信银行中信理财之共赢天天快车申报2.6亿元;信托公司中,万向信托申报债权23.5亿元,国投泰康信托鸿雁1774号单一信托申报债权近13亿元,对外经贸信托发行的汇鑫56号结构化信托计划等申报债权亦数亿元。

同时,由于丹东港还发行了多只债券,目前违约的债券多达7只,总余额80亿元。

其中,知名私募上海合晟资产持有债券规模较大,旗下的十多只基金持有丹东债券总规模超过10亿元,如乘晟纯债一号私募基金申报规模就高达6.27亿元。

而除了私募,公募踩雷的也不在少数。万家基金旗下的万家-广发1号资管计划申报债权1.2亿元,中加基金管理的中加丰益9号、中加丰泽21号资管计划申报债权1.4亿元,长安基金-浦发银行-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公司申报债权近1.5亿元,金元顺安基金-宁波银行-国海证券申报债权1.8亿元,诺安基金旗下的诺安聚利债基、诺安策略精选共申报债权近亿元。

四大AMC之一的中国华融旗下芜湖华融资本创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创荣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共申报债权38亿元,华融金融租赁申报债权2亿元。

此外,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也“踩雷”丹东债,金额达到4000多万元。

金融类普通债权按7:1转股

破产重整,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亦是不得不接受的结果,那么偿债比例如何则是它们最关心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丹东港系企业资产将分为港口产业资产和临港产业资产两大板块,其中,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拟根据投资协议的约定出资40.1亿元收购港口产业板块81.7%的股权,港口产业板块剩余18.3%的股权由债权人持有;临港产业板块的股权全部由债权人持有,后续可根据重整计划及重整投资协议的规定将5亿元投资款入股港口板块,提高债权人对港口板块的持股比例。

最终丹东港的庞大债务要如何化解?答案是拟对30万以下的小额债权人现金清偿,其余的则采取打折和债转股形式。

根据重整计划(草案),有财产担保债权人每家30万元(含30万元)以下的部分全额现金清偿,超过30万元的部分留债延期清偿(不超过40亿元)或按照1:1以股权进行抵偿;普通债权人每家30万元(含30万元)以下的部分全额现金清偿,超出30万元的部分,其中,金融类普通债权和机构债券类普通债权按照7:1比例以股权进行抵偿,个人债券类普通债权和经营类普通债权按照10%的比例进行现金清偿。

回溯以往,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丹东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4月4日依法裁定受理丹东港集团、丹东老东北农牧公司等关联公司重整案;2019年5月,破产管理人发布招募公告,向全国招募并定向邀请重整投资人,仅有招商局集团下属企业辽宁港口集团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参加丹东港集团重整。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招商局集团在东北的又一布局,此前招商局集团相继完成了对营口港和大连港的投资布局,此次招商局旗下辽宁港口集团出资40亿元获得丹东港港口产业板块81.7%的股权。

丹东港不是地方政府“亲儿子”

丹东港声名在外,处于东北亚的中心,是我国东北东部地区唯一出海通道,被誉为不冻良港,也是“中国唯一的私人港口”。

回溯以往,丹东港集团成立于2005年,前身是辽宁省政府和丹东市外贸局批准的中外合资企业,由丹东港务局、美国纽约港务发展公司、美国罗森全球投资公司、日林建设集团(简称“日林集团”)共同出资设立。

后续,经过多次增资和股权转让,王文良通过Venture Logistics Limited和裕点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持有丹东港集团(香港)70.3%的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丹东市国资委仅持有20%股权,其余为5%以下小股东。

这也意味着,随着股份缩水,尽管丹东港仍然披着地名,但是已经不再是丹东市国资的“亲儿子”,外部的主要支持依赖自然人王文良。

1

据了解,丹东港集团现辖大东港和浪头港两个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28个,其中大东港区22个,包括散杂货、客滚、集装箱、煤炭、粮食、多用途等泊位,泊位等级为0.1万吨至10万吨级,年规划吞吐能力达到10,000万吨以上。

丹东港处于环渤海区域的辽宁沿海港口群之中,所在区域还包括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和锦州港、盘锦港、葫芦岛港等,主要服务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丹东港的巅峰期在2016年。根据天风证券数据,2016年,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和锦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分别为42873万吨、34702万吨、15788万吨、8950万吨,即在辽宁沿海港口群中,丹东港仅次于大连港和营口港,是所在地区重要港口。

凭借着港口的良好经营业绩,王文良多次登上富豪榜,2016年2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6胡润中国富豪榜排行榜》,王文良凭借130亿元的资产位居第220位,是辽宁排名第四的富豪。

2016年由盛转衰

在多种因素影响之下,2016年成为丹东港和王文良的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

天风证券分析师孙彬彬在分析丹东港违约研报中指出,由于丹东港经济腹地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上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态势,对丹东港的货物吞吐量增长至关重要。而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下滑明显,尤其是辽宁省GDP2016年呈现负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进出口呈现疲态。

同时,丹东港所在的辽宁省,在2016年发生了备受关注的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 2016年7月,国开行发布的东北特钢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媒体披露投资人提请国开行的议案草案中提及《关于提请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暂停辽宁省及企业融资并倡议所有金融机构全面停止购买辽宁省政府及辽宁地区债券的议案》,引发市场热议。

事后,尽管国开行澄清表示不具备提起议案的职能和权利,但是上述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对东北地区包括丹东港在内高负债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更糟糕的是,丹东港实际控制人王文良2016年卷入了当地官场贿选案件,成为压垮丹东港的最后一根“稻草”。

后续,王文良辞去丹东港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董事长。尽管丹东港极力强调,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正常履职,但曝光的事件牵动了市场紧绷的神经。

最终,丹东港的债务危机在2017年汹涌袭来。2017年10月30日丹东港发行的“14丹东港MTN001”出现实质性违约,然而,这对于丹东港的债权人来说,这只是开始。

此后,丹东港另外的几只债券“15丹东港PPN001”“15丹东港PPN002”“15丹东港MTN001”也相继出现兑付困难。2018年3月10日,本应于当日兑付本息的5年期“13丹东港MTN1”,由于丹东港集团未能筹集足额偿付资金,再一次构成实质性违约,丹东港合计7只债务违约金额达到79.5亿元。

据丹东港披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9月末,丹东港账面资产总额602亿元,负债总额416亿元,负债率69.1%。

而实际上,在利润率下滑和行业景气度下降之下,丹东港还选择激进扩张力挽狂澜。

丹东港规划于2020年建成吞吐量2亿吨,在泊位工程、填海工程、铁路建设和扩建工程、冷链物流工程、仓储设施工程等领域均有巨大投资,年均投资支出均在50亿元以上。

数据显示,2014年~2016年,丹东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为21.86亿元、32.81亿元及36.8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量为52.74亿元、57.04亿元和42.63亿元。意味着,尽管丹东港经营业绩获取现金流能力较强,但是难以满足大手笔的持续流出的现金需求。

孙彬彬分析,在宏观经济下滑、辽宁省投融资环境恶化以及丹东港集团在港口业中非主导性定位,说明该公司在天时地利均不占优势,真正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的是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中逆势而为,用高杠杆的运营模式激进投资扩张,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带来不利影响,不考虑自身局限而盲目扩张,只会变成经营负担,耗尽企业“家底”。

同时,作为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涉及负面事件,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此,孙彬彬表示,对于债券市场的投资者,除了要高度警惕民企的实际控制人风险,及时跟踪企业财务状况外,还要关注企业投资发展战略,从更高视角和格局研判企业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