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稳国内城商行的领头羊!对话北京银行董事长:金融+科技打造智慧银行
2018-12-11 22:52 收藏(0) 阅读(2580) 评论(0)
编者按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批世界型企业,其中的佼佼者大多已登陆资本市场,成为A股、港股,甚至是美股的明星公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的一张张名片。

  为了探索挖掘这些企业的高质量成长之路,证券时报包括旗下媒体平台全景网、新财富、中国基金报等,走访全国各地优秀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进行面对面对话,实地调研采访,各媒体平台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推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主题系列报道。

  第九十一站 北京银行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40年,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银行业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质量提升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40年,中国的银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银行,作为区域银行借助资本市场跨越性发展的典型样本,跟改革开放一路相伴。从当初几十家信用社合并的家底,最终发展成目前拥有2.5万亿规模的银行,成为国内城商行的领头羊。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证券时报社副总编辑宫云涛专访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和您分享北京银行在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上取得的成果。

  证券时报社副总编辑宫云涛(右)

  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左)

  用业绩说话是北京银行的传统

  张东宁:北京银行,我觉得这就是企业文化,我们企业文化就是三句话,战舰理论,惩恶扬善,按业绩论英雄,这一点而且非常突出,我们在前几年还没有分行的时候,只是在北京地区,就把北京地区这一百多家支行分为六类行进行不同的管理,就是通过业绩来区分,每年一变化,每年动态的一调整。然后把这些支行长,一百人也好,二百人也好,进行排队,后二十名的,比如说倒数五名,那可能就地就免职了,五到十名,那可能就降职了,像我们有的管理部的老总,他负责郊区的业务,他叫做环六环,每天为了营销客户,开车着老在六环上跑,他提出三个字叫拼抢上,为一笔业务想疯了,拼疯了,干疯了,实际上就是这种精神。

  宫云涛:能顺道讲一下这个金牌经理的管理模式吗?

  张东宁:我觉得,你在支行就是带兵打仗,那肯定就得率先垂范,就得以身作则,他不能只是一个脱产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如何如何,那就是基层,他跟总行还是应该有区别的,客户人家肯定就认他。

  宫云涛:所以北京银行,我能不能这样理解,所以才有这么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才有更好的发展,所以你们在支持三农,在了解市场一线的方面才能有一种够快速反应能力。

  张东宁:是,您说的非常对。

  凭能力办事、用业绩说话,这样一个自上而下、敢打敢拼的队伍让北京银行成立之初就保持着高于行业平均值的业绩增长。自2005年引入ING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以来,双方的合作已经步入了13个年头,期间不少入股中资银行的外资机构纷纷撤资,而北京银行与ING的合作却历久弥坚、不断深化。

  北京银行有吸引战略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优势

  张东宁:我们因为也是共同经历过的,荷兰ING是2005年加盟北京银行,派了四个高管,两个董事,一个副行长,一个行长助理,还有两个中层,我们既是合资的过程,也是融智的过程,就是引进它的一些专业专家到北京银行来讲课,同时派北京银行相关的骨干去ING进行系列的培训。再一个,我觉得更主要的就是双方高层建立了一个沟通的机制。双方这几年往来很频繁,所以现在我们跟ING的高管感觉到,不光是一种合作的同事的关系,很多又成为了私底下的朋友,所以这两家公司这种交流,这种文化的融合非常好。我觉得都决定了我们13年的合作。

  宫云涛:像ING是一个荷兰的特别擅长投资的公司,你们在ING身上学到了什么?或者说你们从他们身上获得最大的收益是什么?

  张东宁:我觉得,首先从风险管理上,它有一套量化的评价的这种机制和系统,再有就是像它把高管派到我们零售的队伍,围绕着零售的营销,包括营销整个的方案、模式,跟一套配套的机制,这些方面确实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宫云涛:在整个金融系统,今年仍然是严监管之年,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金融环境发生变化后,公司的营运、管理这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