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赖智明:金融科技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支点作用
2018-07-24 14:29 收藏(0) 阅读(2937) 评论(0)

7月22日,全国第二十八届图书交易博览会特邀即将出版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革命开启中国湾区时代》一书作者参加现场对话活动,就全球各大湾区的发展经验和趋势,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今与昔。该书聚焦湾区发展和金融科技创新等诸多领域,作者包括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腾讯副总裁、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赖智明等人。

今年3月,赖智明受邀成为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创新及策略发展顾问团成员之一,该顾问团聚焦未来香港发展策略定位和经济发展方向。赖智明则在书中以《金融科技——湾区建设的突破口》为主题,分享了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看法。赖智明表示,粤港澳地区要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大湾区,需要找到一个发挥支点作用的领域,起到引领、撬动大湾区全局建设的作用,而金融科技可以担此重任。

以下为腾讯副总裁、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赖智明在书中全文:

《金融科技——湾区建设的突破口》

过去的6年间,获益于监管鼓励和科技创新,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科技业务已成为中国的世界名片之一。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是一个典型的“弯道超车”案例。

作为腾讯公司金融科技业务的负责人,我很荣幸地见证了“移动支付”的诞生与快速成长。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也对香港金融科技的相对落后感到焦急。金融业一直是香港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回归以来,香港更是从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但略微遗憾的是,移动支付还没有在香港先行一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香港未来对外输出的将不仅是实体货物,而更多是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领先技术和服务。因此,香港须承担起更多责任——畅通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领域,并将发展成果输送到全球。

顺势而为,助力香港发展金融科技,将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级金融科技创新高地,并以此引领大湾区建设,是腾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腾讯如此重视微信香港钱包等业务的原因。

近年来,香港政府越来越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香港特首在2017年的施政报告里多次提到发展“金融科技”的重要性,香港金融管理局将在2018年推出“快速支付系统”,希望能全面打通不同支付工具运营商和银行的壁垒,实现即时支付和结算。

2018 年3月21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成立行政长官创新及策略发展顾问团。这个顾问团聚焦香港未来发展和推动创新的策略,未来将就香港在全球及地区的策略定位和经济发展方向向行政长官提供意见,以提高香港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移动支付落地香港打造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在大湾区内普及移动支付是第一步。2016 年8 月,腾讯获得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目前,香港本地用户可以使用WeChatPay HongKong(微信香港钱包)服务,在微信上用港币进行线上线下支付、转账、收发红包,也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出租车费、购买香港地铁车票等。

这些都是金融科技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日常生活的改变。目前微信香港钱包支持用户绑定中国银行(香港)、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大新银行和中信银行(国际)的储蓄账户及香港任何银行的Visa和Mastercard信用卡,并可通过包括汇丰、渣打、花旗、恒生在内的全港17家银行直接付款预授权(DDA)为微信香港钱包充值。(打开传送门了解最新情况 )

腾讯还为香港商户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帮助他们接入移动支付。比如,商户可以将微信香港钱包连接到自己的POS(销售终端)系统,也可以通过互动平台推出市场营销活动,比如给市民派发红包;小型商户、街边小店则可以通过收款码轻松收款。在香港积极拓展业务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外,腾讯金融科技团队经过多次调研,在微信香港钱包上推出了We Remit跨境汇款,为17万港菲(在香港的菲律宾服务者)服务。以前他们要利用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去香港中环排队,汇款给远在东南亚的家人。如今,只需要将港币存入微信香港钱包,就可以按照指示操作,轻松给家人在线汇款,这一过程只要几秒钟。科技是手段,金融是方法,生活是归宿,这是金融科技带来的改变。

推进大湾区互联互通

除了移动支付的逐步落地和普及,我们希望通过金融科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最重要的是人流的便利互通。在2018年年初的广东省“两会”上,我以广东省政协委员的身份递交了提案,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推行跨境实名认证平台“粤港澳E证通”,实现一机在手,无缝通行。“粤港澳E证通”可以实现一部手机承载多张证件,包括身份证、回乡证、微信通行证(电子港澳通行证)等,从而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用户身份的线上互相认证。这样不仅让湾区内的内地、香港、澳门用户可以实现出入境扫码通关,还可以解决此前三地居民在线办理跨境业务时缺乏身份信息认证的问题,进而为湾区内的人流、资金流的互通提供基础支持。

2017年,香港施政报告中多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科技创新、金融科技等关键词,也重点提及和内地发展“一起同行” “双向互通”等理念。在争取港珠澳大桥尽快通车之外,大湾区内的人才、资金、政策也要实现互通。

(一)立足产业,推动设立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实验室

腾讯正在立足产业,推动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实验室,这是政府与企业共建共营的非营利性组织。实验室以超越一般商业主体的独立地位,运用企业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依靠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和柔性监管、原则监管,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实验。这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金融监管方法和技术的进步具有根本性的促进作用,也将在较大的时间跨度上,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向这一宏观目标的推进。

通过成立金融科技实验室,腾讯希望能够在大湾区内打造金融科技创新技术研发试验田、产业孵化器。实验室将根据业务发展计划,开展普惠金融、电子支付、数字货币、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领域重点技术的论证、设计、开发、测试等,形成技术储备和核心技术成果,推进创新技术的标准化建设,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需求,探索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配合及支持大湾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和孵化器。

从更深层次来看,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试验田和孵化器平台上诞生出具备实际应用价值和影响力的案例,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新优势,助力普惠金融在大湾区的落地生根和茁壮成长,并培养出一批金融科技方面的优秀人才。

从国际层面看,金融科技实验室的设立将有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整体竞争力。金融科技行业发端于网络借贷和第三方支付,本意想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但在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领域却发展缓慢,而且在与别国同类机构的对比中,我们仍相对缺乏竞争力。金融科技实验室的建设,正是想弥补这部分不足,以更具前瞻性、理论性的方式,在现有法律环境条件下,增强金融科技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从金融监管层面看,金融科技实验室也有其建立的必要性。当下滞后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持续发展的金融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矛盾:金融科技创新导致了大量监管空白,监管空白又导致新兴金融科技模式面临着法律地位不确定、法律风险易积聚的尴尬处境。如果政府与企业共同建设金融科技实验室,就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实验成果一方面可以转化为良好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完善监管制度、弥补监管空白提供了条件。

(二)立足本土,培养金融科技人才

金融科技领域的青年人才培养是腾讯关注的另一个重点。2017年8月,腾讯启动了粤港澳青年交流计划,希望带给年轻人更多合作创新的机会。培养青年人才,腾讯首先想到的是与教育结合。香港拥有丰厚的教育资源,坐拥4所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目前,腾讯正在和香港高校合作筹建腾讯金融学院(香港),初衷是希望连接传统金融与前沿科技,专注于香港金融科技跨界人才的发展,培养香港金融科技的青年人才。未来,还将整合包括腾讯金融科技业务在内的各方资源,打造开放式平台,共同推动金融科技在香港的长远发展,与腾讯金融学院(深圳)产生协同效应,促进两地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

另外,腾讯还将与香港高校联合筹办金融科技系列课程。课程设计将结合腾讯在金融科技行业的实践经验和香港高校的理论基础,初期针对在校大学生开放。腾讯金融学院(香港)也会针对香港大学生,提供金融科技方面的培训、竞赛和实习。之后,我们希望能够邀请金融科技行业的资深从业者,联合举办金融科技专业化培训,帮助更多金融科技从业者提升“内功”。

香港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培养体系,大湾区的建设也将增加不少机会,青年人才应该立足香港,放眼全球,专注于将手边的事情做好。